芰制荷纫未絮衣,溪船信宿自堪归。
倚门尚尔嗟行役,抱瓮元来久息机。
江阔天遥鸿雁断,日斜岁暮稻粱稀。
芋炉有地煨风雪,骨肉团栾夜共围。
芰制荷纫未絮衣,溪船信宿自堪归。
倚门尚尔嗟行役,抱瓮元来久息机。
江阔天遥鸿雁断,日斜岁暮稻粱稀。
芋炉有地煨风雪,骨肉团栾夜共围。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方回的作品,名为《次韵俞如问旅思送之游松江》。从艺术风格和语言特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旅途怀念与生活艰辛的诗作。
"芰制荷纫未絮衣"一句,以生动的画面描绘了农妇忙于制作冬衣的情景,通过“芰”这一植物形象,传递出寒冷的季节感和生活的艰辛。"溪船信宿自堪归"则展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旅居情怀,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倚门尚尔嗟行役"中,“嗟”字表现出一种叹息的情绪,传递出诗人对于行役劳作之苦难以释怀的心境。"抱瓮元来久息机"则透露出诗人对安逸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江阔天遥鸿雁断"一句,以辽阔的江景与远去的大雁,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感与时光流逝之感。"日斜岁暮稻粱稀"则通过对日落和农作物收成的描写,反映出季节更替带来的生活压力。
最后两句"芋炉有地煨风雪,骨肉团栾夜共围",诗人以具体景象传递了在严寒中取暖的情形,以及与家人共享温暖的美好时光。通过这些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平凡而温馨生活的珍视。
总体来说,这首诗既表现了诗人的旅途感慨,也反映了他对于现实生活的关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此外,诗中的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是一篇充满生活气息与情感色彩的佳作。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