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不见行间墨,始识当年教外心。
个是侬家真宝藏,不应犹羡满籯金。
读书不见行间墨,始识当年教外心。
个是侬家真宝藏,不应犹羡满籯金。
此诗《寄题浏阳李氏遗经阁二首(其二)》由宋代学者朱熹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书籍与知识的深刻理解与珍视。
首句“读书不见行间墨”,意指在阅读时,若能深入理解,就不必拘泥于文字表面,而应透过字里行间的墨迹,洞察作者的意图和思想。这强调了阅读不仅仅是获取信息的过程,更是理解和领悟的过程。
次句“始识当年教外心”,则进一步阐述了深入阅读的意义。这里的“教外心”可能指的是超越传统教学方法的心得体会或独特见解。这句话意味着只有真正深入阅读,才能认识到那些超越常规教育的知识和思考方式。
后两句“个是侬家真宝藏,不应犹羡满籯金。”将知识与财富进行了对比。在这里,“真宝藏”指的是知识和智慧,而“满籯金”则代表物质财富。诗人通过这两句话表达了对知识价值的肯定,认为真正的财富在于知识的积累和智慧的获得,而非物质上的富有。这反映了诗人对精神追求的重视,以及对知识力量的深刻认识。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形象的比喻和对比,强调了深入阅读和知识积累的重要性,以及知识相较于物质财富的更高价值。它鼓励人们追求精神层面的富足,而非仅仅满足于物质上的拥有。
风雷开洞府,传自赤乌年。
峭壁斜倾地,盘云半覆天。
林抽千挺笋,池绽九华莲。
螺壳回旋入,蜂房芥蒂悬。
虚窗通白日,奥室聚苍烟。
石髓滋璚蕊,丹炉闭雪铅。
吴山唯此胜,张老是何仙。
轻举应霞外,冥搜破物先。
缅余问桃水,遂尔涉芝田。
憩涧心方寂,寻真兴已偏。
步凌青嶂出,杯倩紫云传。
落景幽襟积,飘蓬去路牵。
永怀餐大药,从此谢尘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