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山相望越山前,此地曾经驻右贤。
渔父停舟谈战地,胡僧浮钵渡江天。
村深虎豹窥林出,云黑鼋鼍枕枻眠。
莫听鹧鸪行不得,遨游还欲挟飞仙。
吴山相望越山前,此地曾经驻右贤。
渔父停舟谈战地,胡僧浮钵渡江天。
村深虎豹窥林出,云黑鼋鼍枕枻眠。
莫听鹧鸪行不得,遨游还欲挟飞仙。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六和塔渡江时所见的壮丽景色与深沉氛围。首句“吴山相望越山前”,以吴山与越山的遥相对望,营造出一种开阔而深远的自然景观。接着,“此地曾经驻右贤”一句,似乎在暗示历史的痕迹,为整幅画面增添了一抹历史的厚重感。
“渔父停舟谈战地,胡僧浮钵渡江天”两句,通过渔父与胡僧的活动,展现了不同人物在自然中的存在感,同时也暗示了这片土地上的故事与传说。渔父的谈话或许涉及过往的战争,而胡僧的行动则显得超脱世俗,两者形成鲜明对比,丰富了诗歌的内涵。
“村深虎豹窥林出,云黑鼋鼍枕枻眠”描绘了夜晚村庄的宁静与动物的活动,虎豹窥视林间,鼋鼍安眠于舟上,这些生动的细节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也体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和谐共存。
最后,“莫听鹧鸪行不得,遨游还欲挟飞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越的向往,鹧鸪的啼鸣仿佛是自然界的限制,但诗人的心却渴望着自由翱翔,甚至想要与飞仙同行,追求更高远的精神境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意义,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以及对自由与超越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情感的作品。
画舫照河堤,暄风百草齐。
行丝直网蝶,去燕旋遗泥。
郡向高天近,人从别路迷。
非关御沟上,今日各东西。
文章漫道能吞凤,杯酒何曾解吃鱼。
今日梓州张社会,应须遭这老尚书。
吾从骥足杨茂卿,性灵且奇才甚清。
海内方微风雅道,邺中更有文章盟。
扣寂由来在渊思,搜奇本自通禅智。
王维證时符水月,杜甫狂处遗天地。
流水东西岐路分,幽州迢遰旧来闻。
若为向北驱疲马,山似寒空塞似云。
六年西掖弘汤诰,三捷东堂总汉科。
政引风霜成物色,语回天地到阳和。
清威更助朝端重,圣泽曾随笔下多。
应笑白须扬执戟,可怜春日老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