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下菱歌远,萤傍藕花流。
临溪堂上,望中依旧柳边洲。
晚暑冰肌沾汗,新浴香绵扑粉,湘簟月华浮。
长记开朱户,不寐待归舟。恍重来,思往事,搅离愁。
天涯何处,未应容易此身休。
莫问吴霜点鬓,细与蛮笺封恨,相见转绸缪。
云雨阳台梦,河汉鹊桥秋。
露下菱歌远,萤傍藕花流。
临溪堂上,望中依旧柳边洲。
晚暑冰肌沾汗,新浴香绵扑粉,湘簟月华浮。
长记开朱户,不寐待归舟。恍重来,思往事,搅离愁。
天涯何处,未应容易此身休。
莫问吴霜点鬓,细与蛮笺封恨,相见转绸缪。
云雨阳台梦,河汉鹊桥秋。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元干的《水调歌头·过后柳故居》。张元干以其婉约且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离别重逢的画面。
“露下菱歌远,萤傍藕花流。” 开篇即以清新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感受。菱角与藕花在露水和萤火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这不仅是对景物的描写,更是对心境的一种烘托。
“临溪堂上,望中依旧柳边洲。” 诗人站在溪旁的厅堂上,看着那熟悉的柳树环绕的岸边,心中的情感自然而然地涌上心头。这里的“依旧”二字,透露出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深深眷恋。
“晚暑冰肌沾汗,新浴香绵扑粉,湘簟月华浮。” 晚夏的热气中,诗人的身体沾湿了薄汗,而新洗过澡后的清爽,让他感到一种难得的舒适。这种生理上的享受与内心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长记开朱户,不寐待归舟。” 诗人深夜难眠,只能靠着红色的窗棂,等待着归家的船只。这里体现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归宿的渴望。
“恍重来,思往事,搅离愁。” 在反复的回忆中,诗人陷入了对往事的深沉思念,这些思念如同缠绕不休的离愁,让他的心情变得更加沉重。
“天涯何处,未应容易此身休。” 诗人在问自己,天边究竟在哪里,而自己的身体又为何如此难以安息。这句话流露出诗人内心的迷茫和对未来不确定的担忧。
“莫问吴霜点鬓,细与蛮笺封恨,相见转绸缪。” 诗人并不想去追问那些年华如白发般悄然而至的往事,只是希望将这些心中的怨恨细细地封存起来。同时,他期待着与那位久别的心上人的重逢,那份情感就像绸缪一样,复杂而深沉。
“云雨阳台梦,河汉鹊桥秋。” 最后两句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进一步描绘。在他看来,那些如云烟般虚幻的梦境和那些如同古代鹊桥会上的情感,都只属于遥远的过去,是他那颗飘泊的心所向往的。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他的笔下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人生离合的深刻感悟,更有对未来不确定的迷茫和担忧。在这首《水调歌头》中,我们看到了张元干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他那颗在历史长河中飘泊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