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何处来,油然在岩岫。
下有古精蓝,凌云起华构。
吐吞金碧辉,隐见林泉秀。
常从护法龙,低接喷香兽。
觉花映益明,忍草滋逾茂。
高僧亦无心,怡悦坐清昼。
安得乘长风,遍界阴凉覆。
法雨泽群生,普使跻仁寿。
白云何处来,油然在岩岫。
下有古精蓝,凌云起华构。
吐吞金碧辉,隐见林泉秀。
常从护法龙,低接喷香兽。
觉花映益明,忍草滋逾茂。
高僧亦无心,怡悦坐清昼。
安得乘长风,遍界阴凉覆。
法雨泽群生,普使跻仁寿。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中白云缭绕、古寺矗立的宁静画面。首句“白云何处来,油然在岩岫”以自然景象开篇,暗示了白云的悠然与山岩的峻峭。接下来,“下有古精蓝,凌云起华构”描绘了精舍的壮观,它高耸入云,建筑精美,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
诗人进一步通过“吐吞金碧辉,隐见林泉秀”来赞美精舍周围的环境,金色阳光穿透云层洒在寺宇上,林木泉石更显清幽。接着,他借“常从护法龙,低接喷香兽”描绘出一种神秘而祥和的氛围,仿佛有神龙守护,香兽相伴。
“觉花映益明,忍草滋逾茂”写花因寺的灵气而更显鲜艳,草木因僧人的禅意而更加繁茂,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诗人以“高僧亦无心,怡悦坐清昼”表达出僧人内心的平静与喜悦,他们沉浸在这样的环境中,享受着清静的一天。
最后两句“安得乘长风,遍界阴凉覆。法雨泽群生,普使跻仁寿”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向往,希望佛法如长风般普照世间,带来清凉与福祉,让众生都能享受到仁爱与长寿。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白云精舍的美景,以及其中修行者的超然心境,展现了作者对佛教禅意的深深敬仰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