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城百雉控蛮荒,山翠高低护女墙。
万里梯航通六诏,五溪烟水下三湘。
边氓久已渐华俗,远客频应望帝乡。
地气于今同北土,早秋时节雨生凉。
雄城百雉控蛮荒,山翠高低护女墙。
万里梯航通六诏,五溪烟水下三湘。
边氓久已渐华俗,远客频应望帝乡。
地气于今同北土,早秋时节雨生凉。
这首《辰阳秋日》由明代诗人薛瑄所作,描绘了辰阳地区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首先,“雄城百雉控蛮荒,山翠高低护女墙”两句,以“雄城”、“百雉”、“蛮荒”、“山翠”、“女墙”等意象,勾勒出辰阳城的壮丽景象和周围山峦的苍翠,展现出一种雄浑而静谧的自然美。
接着,“万里梯航通六诏,五溪烟水下三湘”两句,通过“万里梯航”、“六诏”、“五溪烟水”、“三湘”等词语,展现了辰阳地区交通的便利和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以及与外界的紧密联系,体现了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交融的特色。
“边氓久已渐华俗,远客频应望帝乡”两句,描绘了边疆地区逐渐融入中原文化的景象,以及远方旅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体现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以及人们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最后,“地气于今同北土,早秋时节雨生凉”两句,通过“地气”、“北土”、“早秋”、“雨生凉”等描述,表现了辰阳地区气候特点和季节变化,营造了一种清新凉爽的秋日氛围,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整体而言,《辰阳秋日》不仅描绘了辰阳地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还蕴含了对历史变迁、文化交流以及季节更替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的佳作。
一片他山石,巉巉映小池。
绿窠攒剥藓,尖硕坐鸬鹚。
水底看常倒,花边势欲欹。
君心能不转,卿月岂相离。
客舍见春草,忽闻思旧山。
看君灞陵去,匹马成皋还。
对酒风与雪,向家河复关。
因悲宦游子,终岁无时闲。
问吉转征鞍,安仁道姓潘。
归期明主赐,别酒故人欢。
珠箔障炉暖,狐裘耐腊寒。
汝南遥倚望,早去及春盘。
迁客犹未老,圣朝今复归。
一从襄阳住,几度梨花飞。
世事了可见,怜君人亦稀。
相逢贪醉卧,未得作春衣。
中郎凤一毛,世上独贤豪。
弱冠已银印,出身唯宝刀。
还家卿月迥,度陇将星高。
幕下多相识,边书醉懒操。
驷马映花枝,人人夹路窥。
离心且莫问,春草自应知。
不谓青云客,犹思紫禁时。
别君能几日,看取鬓成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