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颂十八首·其十二》
《偈颂十八首·其十二》全文
宋 / 释如净   形式: 偈颂  押[尤]韵

万派朝宗一派收,扬清激浊几经秋。

忽然到底都乾却,露柱灯笼笑不休。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如净所作的《偈颂十八首》中的第十二首。它以江河比喻世间各种事物,表达了一种包容与净化的主题。首句"万派朝宗一派收"象征着众多不同的流派或势力最终汇归于统一,体现了佛教中"万法归一"的思想。"扬清激浊几经秋"则寓言了历经世事变迁,通过智慧和力量清除杂质,保持清明。

"忽然到底都乾却"进一步强调了这个过程的突然性和彻底性,"乾却"意味着洗净、净化。最后一句"露柱灯笼笑不休"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将露珠滴在灯笼上,犹如笑颜常开,寓意心境的明净与内心的喜悦,即使面对世间纷扰也能保持乐观豁达的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禅意,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和超脱物外的修行境界。

作者介绍

释如净
朝代:宋

释如净,字长翁(《中国佛学人名辞典》),俗姓俞,明州苇江(今浙江宁波)人。初自芙蓉山至明州雪窦山谒智鉴禅师,相侍十五年。宁宗嘉定三年(一二一○)受请住建康府清凉寺。迁台州瑞岩寺、临安府净慈寺、庆元府瑞岩寺,再住净慈寺。晚受诏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为青原下十六世,雪窦智鉴禅师法嗣。约卒于理宗宝庆间,行脚四十馀年,卒年六十六。有《天童如净禅师语录》二卷、《天童如净禅师续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
猜你喜欢

席上代人赠别三首·其一

悽音怨乱不成歌,纵使重来奈老何。

泪眼无穷似梅雨,一番匀了一番多。

(0)

自清平镇游楼观、五郡、大秦、延生、仙游、往返四日,得十一诗,寄子由同作·其三授经台

剑舞有神通草圣,海山无事化琴工。

此台一览秦川小,不待传经意已空。

(0)

金陵杂兴二百首·其一八一

不论城外与城中,时节欢然一笑同。

棠棣花残紫荆老,可无书札问孤鸿。

(0)

大哉

大哉孔圣之言,哀乐相生不可见,倾耳听之不可闻。

不见乃真见,不闻乃真闻。

子夏虽曰敢不承,实莫之承终于昏,误认有子为师道。

曾子觉虽小,而悟孔圣之皓皓。

濯之暴之觉之亏,即濯即暴无不妙。

子思孟子亦近之,惜乎小觉而大非,其言多害道。

二子名声满天下,指其非者何其少,滋惑后学何时了。

安得朝家专主孔圣言,尽削异说明大道。

比一二十年觉者寝寝多,几二百人其天乎。

春秋冬夏风雨霜露无非教,风霆流形庶物露生无非教。

君子不必相与言,虽在畎亩之中,默然即圣无他巧。

大哉孔圣之至言,罔极之德何以报。

(0)

夜饮二首·其一

夜饮空斋冷,移归近竹炉。

酒新今晚榨,烛短昨宵馀。

紫蔗椽来大,黄柑蜜不如。

醉中得五字,索笔不能书。

(0)

晨炊泊杨村

沙步未多远,里名还异原。

对江穿野店,各路入深村。

秋水乘新汲,春芽煮不浑。

舟中争上岸,竹里有清樽。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