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转双源花在处,花叶重重瑞炎暑。
日光相照铅华鲜,翠盖纷纷拥红女。
不贪青子老芳容,薰风偷出香无数。
乃知源上有神仙,何必夭桃随水去。
宛转双源花在处,花叶重重瑞炎暑。
日光相照铅华鲜,翠盖纷纷拥红女。
不贪青子老芳容,薰风偷出香无数。
乃知源上有神仙,何必夭桃随水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莲花盛开的美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莲花的形态、色彩、香气以及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句“宛转双源花在处”,描绘了莲花生长的环境,双源之水环绕,花儿在其中绽放,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生机勃勃的氛围。接着,“花叶重重瑞炎暑”进一步强调了莲花在炎热夏季的美丽,层层叠叠的花瓣与绿叶相互映衬,仿佛是大自然赋予的瑰宝。
“日光相照铅华鲜,翠盖纷纷拥红女”两句,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将莲花比作红衣女子,阳光下显得格外鲜艳,翠绿的荷叶如同众星捧月般簇拥着她,生动地展现了莲花的娇艳与生机。
“不贪青子老芳容,薰风偷出香无数”则表达了莲花不仅外表美丽,其内在的香气也令人陶醉,即使果实成熟(青子),也不减其芳容,更在微风中悄悄释放出无尽的芬芳。
最后,“乃知源上有神仙,何必夭桃随水去”一句,借莲花与神仙的关联,暗示莲花不仅美于形,更美于心,它象征着纯洁与超凡脱俗,与那些随波逐流的桃花不同,莲花自有一份高洁与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莲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更蕴含了对生命、自然与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景观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混元形一气,位析乾坤,朴分呈瑞。
旷劫难逃,被阴阳相累。
顿悟回、光合和金,木簇坎离精粹。
瘴海风高,云行雨施,丹基匀渍。
九会三期,六爻数足,奇偶相乘,谷神离器。
透上昆仑,拉清风游嬉。
偃仰安闲,白云堆里,任陶陶沉醉。
看破虚空,行藏绰约,神珠如意。
太阴二八产纯乾。
抱六合真筌。
二气经营元数足,始离形、祖意空传。
变态超尘契圣,显物外,性空圆。
冥冥反朴表精研。
越枯木岩前。
拍手归来明月下,拉清风、戏舞瑶天。
笑傲华胥真境,喜坦荡,梦游仙。
浩然气动混元功。
契修崇。
运清风。
透彻三关,上下自然充。
腠外浮游收入内,尽一指,都归玉路中。
神迎天谷傲晴空。
养冲融。
得疏通。
体了无萦,澄湛证参同。
物我两忘真豁畅,无为理,至圆成显圣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