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南枝澹欲无。老树花疏,老屋风疏。
数行泉石是吾庐,高绝倪迂,清绝林逋。
月落参横冷绮疏。残雪村孤,残梦人孤。
断桥流水响琼琚,艳绝罗敷,淡绝麻姑。
春到南枝澹欲无。老树花疏,老屋风疏。
数行泉石是吾庐,高绝倪迂,清绝林逋。
月落参横冷绮疏。残雪村孤,残梦人孤。
断桥流水响琼琚,艳绝罗敷,淡绝麻姑。
这首《一剪梅·梅》由清代诗人顾光旭所作,以梅为题,描绘了冬末春初时节梅花盛开的景象,以及其高洁、清雅的品质。
开篇“春到南枝澹欲无”,春意渐浓,南枝上的梅花却显得淡然无华,暗示着梅花虽在春寒中绽放,却依然保持着那份清冷与淡泊。接着“老树花疏,老屋风疏”两句,通过老树和老屋的背景,进一步强调了梅花的孤独与静谧之美。
“数行泉石是吾庐,高绝倪迂,清绝林逋。”这里借用了倪云林和林逋两位古代文人的典故,表达了梅花如同他们一样,远离尘嚣,独享清幽之境,展现出超凡脱俗的气质。
“月落参横冷绮疏。残雪村孤,残梦人孤。”月亮落下,星辰稀疏,残雪覆盖的村庄显得格外孤寂,与梅花的孤高相映成趣。而“残梦人孤”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梅花精神的共鸣。
最后,“断桥流水响琼琚,艳绝罗敷,淡绝麻姑。”断桥边的流水声如玉石撞击般清脆悦耳,这不仅描绘了梅花盛开时的美丽景象,也暗喻了梅花的高雅与纯洁,仿佛罗敷与麻姑一般,既艳丽又淡雅,达到了极致的美感。
整首词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在严冬之后的坚韧与美丽,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向往与追求。
山出篱前,水周堂下,高轩插架朱藤。
亭台新绿,曲径隐斜曛。
正好清和天气,黄鹂唤、游女如云。
羁栖客、苦无柑酒,独坐吊残春。
当年行乐地,青帘白舫,夜醉红裙。
听钿筝瑶管,歌舞芳尘。
不见富平公子,楼中燕、空怨黄昏。
湖山畔、萧萧松柏,明月照孤坟。
都门晓霭,做渭城朝雨,赠人行色。
长剑横秋天地小,匹马临风跑立。
布袖天香,锦囊诗句,壮观京华客。
江南去去,月明应望江北。
天意未赚英雄,试教回首,青史看陈迹。
灯火桥门三载事,晨镜尚夸头黑。
雕鹗秋霄,鱼龙春浪,气满风云臆。
住君一醉,碧山正未西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