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丘堪偃卧,暇日掩柴扉。
山果垂藤熟,林莺接翅飞。
春风难再得,世事况多违。
但坐南窗下,休论昨日非。
一丘堪偃卧,暇日掩柴扉。
山果垂藤熟,林莺接翅飞。
春风难再得,世事况多违。
但坐南窗下,休论昨日非。
这首明代黎民表的《归田杂咏十二首(其三)》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生活画面。首句“一丘堪偃卧”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渴望在简朴的山丘上安逸地躺下休息。接下来的“暇日掩柴扉”写出了闲暇时光里关闭柴门的静谧,流露出远离尘嚣的心境。
“山果垂藤熟”描绘了果实累累的自然景象,藤蔓上挂满了熟透的山果,充满了丰收的气息。而“林莺接翅飞”则以生动的动态画面,展现林中莺鸟自由飞翔的情景,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春风难再得”暗示了时光易逝,春光不再,诗人感慨人生的短暂和世事的无常。“世事况多违”进一步强调了现实与理想的冲突,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感叹。然而,诗人并未沉溺于消极情绪,而是选择“但坐南窗下”,享受当下,不纠结于过去的错误。
最后两句“休论昨日非”传递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告诫自己不必过多追悔过往,应专注于眼前的生活,享受宁静与平和。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景色和淡泊的人生观,展现了诗人归隐田园后的内心世界。
云栖背西湖,浩荡宜江景。
到门山又合,步步人孤冷。
莲池旧道场,僧众具纲领。
略参入世法,肃客进瓯茗。
无住方味禅,入林忽思笋。
率性本自然,觉妄异俄顷。
深廊昼悄悄,寒翠上襟领。
还寻祖师塔,飞雨过峰顶。
万竹无一斜,烟云自严整。
始知物象微,戒力常昭炯。
嗟余脱世网,颓放失修绠。
坐收海潮音,胜闻晨钟警。
窅然吾丧我,遒境倘可引。
灵鹫下层霄,翼覆东西峰。
仙山此堂奥,镇以飞阁雄。
我来丧乱馀,三年一孤筇。
松柏见威仪,双涧回天风。
森然千佛场,驰道青濛濛。
高蝉无停响,静壑窥玲珑。
诸天在咫尺,喧寂皆灵踪。
冷泉出亭根,照我再来容。
汲深性不灭,清极圣可逢。
生平尤悔心,不为寺楼钟。
一鸟驮禅去,下方云正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