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驾淡溪东,遥指搭楼路。
曲涧架小桥,红英冒绿树。
社厝隐云林,笆篱深深护。
堂中列图鼎,典则犹可数。
帝德浃雕题,覆育时煦妪。
番黎沾化久,爱戴深且固。
童子四五人,能诵诗书句。
咨询实可欣,奖劝不妨屡。
众番亦欣然,笑请轩车驻。
夙驾淡溪东,遥指搭楼路。
曲涧架小桥,红英冒绿树。
社厝隐云林,笆篱深深护。
堂中列图鼎,典则犹可数。
帝德浃雕题,覆育时煦妪。
番黎沾化久,爱戴深且固。
童子四五人,能诵诗书句。
咨询实可欣,奖劝不妨屡。
众番亦欣然,笑请轩车驻。
此诗描绘了作者在清早驾车前往溪东,沿途所见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象。首句“夙驾淡溪东”点明行程的起点,随后“遥指搭楼路”引出前行的方向。接着,“曲涧架小桥,红英冒绿树”两句,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溪流曲折、小桥横跨、花朵点缀绿树间的美景。
“社厝隐云林,笆篱深深护”描绘了村落的宁静与和谐,云林掩映下的社厝,被深深的笆篱保护着,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接下来,“堂中列图鼎,典则犹可数”转而描述了村落中的文化传承,堂内陈列的图册与鼎器,虽年代久远但依然保持着其庄严与典雅。
“帝德浃雕题,覆育时煦妪”表达了对统治者恩泽的颂扬,以及民众对其的深切感激与温暖的关怀。“番黎沾化久,爱戴深且固”则强调了少数民族与汉族长久以来的和睦相处与深厚情感。
最后,“童子四五人,能诵诗书句”描绘了村中儿童勤奋学习的情景,他们能背诵诗书,体现了教育的普及与文化的传承。“咨询实可欣,奖劝不妨屡”表达了作者对孩子们求知欲的赞赏与鼓励。“众番亦欣然,笑请轩车驻”则以轻松愉快的氛围结束,展现了村民们对来访者的热情款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也反映了社会的和谐与文化的传承,是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