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车高马尘塞轨,弄石洗泉人不喜。
慨然摆落还吴都,归心劲于弦上矢。
强弩发复开,矢往不可回。
常应笑燕子,时能海边来。
大车高马尘塞轨,弄石洗泉人不喜。
慨然摆落还吴都,归心劲于弦上矢。
强弩发复开,矢往不可回。
常应笑燕子,时能海边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僧惠思》,描绘了送别僧人惠思的场景。首句“大车高马尘塞轨”形象地写出送行队伍的热闹与喧嚣,尘土飞扬,似乎连道路都被遮蔽。接着,“弄石洗泉人不喜”暗示了送行者心情并不愉快,对于僧人离开清净之地去往尘世有所感慨。
“慨然摆落还吴都”表达出对惠思毅然决然返回繁华都城的敬佩,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惋惜。“归心劲于弦上矢”运用比喻,形容僧人心中的决心坚定,如同箭矢般无法阻挡。接下来两句“强弩发复开,矢往不可回”,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决心和不可逆转性。
最后两句“常应笑燕子,时能海边来”以燕子的自由飞翔反衬惠思的坚定选择,暗示惠思虽然离开了,但他的心志如同海边的燕子,偶尔也会回到僧人的精神家园。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寓言式的送别诗,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表达了诗人对僧人超脱世俗追求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