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声恰恰娇,草色纤纤嫩。
诗鬓已惊霜,镜叶慵拈杏。
因何积恨山,著底攻愁阵。
春事到荼蘼,还是无音信。
莺声恰恰娇,草色纤纤嫩。
诗鬓已惊霜,镜叶慵拈杏。
因何积恨山,著底攻愁阵。
春事到荼蘼,还是无音信。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日里独自沉浸于对远方情人的思念之中。莺鸟的叫声如此娇柔,草色亦呈现出细腻而嫩绿的颜色,诗中的“诗鬓已惊霜”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痕迹,而“镜叶慵拈杏”则展现了女子在梳妆时的心不在焉,她对着镜子,却无心去理会头发,连手中的梳子也显得懒散。
"因何积恨山,著底攻愁阵"一句表达了她的思念之深,如同山一般高,情感的重压如同攻城的军队一般强烈。然而在这充满生机的春天里,她却“还是无音信”,没有任何关于那位远方人的消息,这种隔绝更增添了她的愁绪。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出了女子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和对远人的思念之情。语言优美,意境幽深,是一首表达相思之情的小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