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明道人宿山寺》
《和明道人宿山寺》全文
唐 / 徐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闻道经行处,山前与水阳。

磬声深小院,灯影迥高房。

落宿依楼角,归云拥殿廊。

羡师闲未得,早起逐班行。

(0)
翻译
听说你经常行走的地方,是在山前和水阳之间。
在那深藏的小院中,传来磬声悠扬,明亮的灯光映照着高高的房屋。
夜晚,月亮落下,依傍在楼角;归来的云彩簇拥着宫殿的走廊。
我羡慕法师的清闲,却未能如你般,早早起身跟随队伍前行。
注释
经行:经常行走或游历。
山前与水阳:指具体的地理方位,可能是山水环绕的地方。
磬声:古代寺庙中敲击的乐器声音。
迥:形容距离远或光线明亮。
落宿:夜晚的月亮落下。
殿廊:宫殿的走廊。
闲未得:没有闲暇。
班行:僧侣的行列或日常活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侣在山中寺庙的宁静生活景象。开篇“闻道经行处,山前与水阳”两句,通过听觉和视觉的细节,展现了僧人的修行场所,这个地方位于山的前面,与水相伴,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山水寺庙环境。

接下来的“磬声深小院,灯影迥高房”两句,则通过对声音和光线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幽静和谐之美。磬石的声音在深邃的小院中回荡,而灯光在高耸的房屋上投下斑驳的影子,突出了寺庙夜晚的宁静与神秘。

“落宿依楼角,归云拥殿廊”两句,则描绘了僧人日暮时分,栖息于楼角之下的情景。同时,归来的云雾环绕在殿堂的走廊上,增添了一份超脱尘世的氛围。

最后,“羡师闲未得,早起逐班行”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僧侣悠闲生活的羡慕之情。尽管自己尚未达到那种境界,但仍旧努力模仿他们早起诵经的修行方式,展现了一种对佛法修炼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示了一个超然于世俗纷扰之外、宁静致远的宗教生活状态。

作者介绍
徐铉

徐铉
朝代:唐   字:鼎臣   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   籍贯:广陵(今江苏扬州)   生辰:916年—991年

徐铉(916年—991年)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 
猜你喜欢

浣溪纱八阙·其七

宝鸭浓销一枕香。绣屏闲卧两文鸯。

勾人月色是西厢。

银烛漏声双悄悄,玉钗帘影一行行。

最无人处断人肠。

(0)

浣溪纱八阙·其五

江上愁心一尺鬟。颓云堆作望夫山。

多愁转自不能删。

缱绻年时抛钿盒,模黏梦里约金环。

好山如画小眉弯。

(0)

徵招.三月廿四日,同彊村、夷叔、匑庵、子玉、惕斋及寥志二弟,集苏州怡园

重来未觉雕栏改,林容褪妆微瘦。

深榭漏斜阳,转清阴閒昼。

芳株飘彩绺,已过了、上红时候。

一碧匆匆,啄馀梅子,枝头如豆。

细雨洗尘襟,供新茗、还逢旧人如旧。

慵觅少年心,任瞢腾中酒,青萍池面皱。

漫窥映、龙钟双袖。却又是、怨宇声声,送好春归后。

(0)

临江仙.徐州

如此江城烟草绿,山庭燕子飞飞。

英雄也怯暮春时,落花风底,含泪对空枝。

一自台城春去后,年年幽恨谁知。

无由相见但相思,觉来窗暗,惆怅绿阴肥。

(0)

卜算子.惆怅词四首·其四

一日似三秋,日短还无碍。

惟有梅天暑月长,偿尽相思债。

红雨断肠花,绿柳销魂带。

不是天公要我愁,是我愁无奈。

(0)

题程序伯画山楼图·其一

幼舆丘壑少文居,染翰沈吟晚眺馀。

镇日画山山似画,一帘空翠夕阳疏。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