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亭俯朱槛,嘉木开芙蓉。
清香晨风远,溽彩寒露浓。
潇洒出人世,低昂多异容。
尝闻色空喻,造物谁为工?
留连秋月晏,迢递来山钟。
新亭俯朱槛,嘉木开芙蓉。
清香晨风远,溽彩寒露浓。
潇洒出人世,低昂多异容。
尝闻色空喻,造物谁为工?
留连秋月晏,迢递来山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对新亭、朱槛、嘉木和芙蓉等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秋天特有的清新气息。诗中的意境是宁静而深远的,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和哲思。
“新亭俯朱槛,嘉木开芙蓉。”一句,以“俯”字形容新亭的姿态,既表现出亭子的高雅,又暗示了一种低头沉思的意境。随后的“嘉木开芙蓉”则直接描绘了秋天的花朵盛放景象,“芙蓉”更是秋季特有的植物,增加了诗句的时令特色。
“清香晨风远,溽彩寒露浓。”这两句通过对气味和光线的细腻描述,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那清新而又有些许凉意的早晨空气,以及在阳光下闪耀着露珠的花瓣。这里的“溽”字,形容了秋天特有的湿润之感,与夏日的炎热和干燥形成鲜明对比。
“潇洒出人世,低昂多异容。”诗中的“潇洒”一词,常用以形容清泉流水,此处用来形容自然景物超脱尘世的意境。接着,“低昂多异容”则描绘了各种植物在秋风中摇曳生姿的情状,每种都有其独特之美。
“尝闻色空喻,造物谁为工。”这里诗人引入了对自然界的哲学思考,以佛教中的“色空”(色即是形象,空即是虚无)作为比喻,提出对于自然万物创造者的疑问,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深邃思想,也反映出他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之心。
最后两句“留连秋月晏,迢递来山钟。”则是诗人在享受着秋夜的宁静与美好中,对时间流逝感到不舍。秋夜的月亮让时间似乎变得更为漫长,而远处传来的山钟声,则如同时间的脚步,一次又一次地提醒着诗人。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季节特色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同时也展示了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
芦岗百里天山麓,细雪琤瑽漱寒玉。
天然一鉴两重开,清者濯缨浊濯足。
我行瀚海苦劳顿,瘦石圆沙欣驻躅。
十亩枯葭陨悴黄,半塘衰柳摇寒绿。
凭栏静对忘物我,冷澹一涤尘襟俗。
龙荒雁碛尽斥卤,到此安用叹独漉。
疏写肯殚人力勤,坐看白苇成嘉谷。
在山何似出山好,忍见芸生尽焦秃。
落日欲没群鸟下,黄尘十丈埋车毂。
今宵酒醒在何处,斗转参横风谡谡。
瓦屋山,瓦屋山,乃在邛崃九折平羌间。
上有搀天壁立之孤峰,下有奔流赴壑之惊湍。
神光夜现普贤相,紫气昼满玄元关。
娑罗花开锦绣斑,蒙芽紫竹长琅玕。
谁云风俗混髳蛮,世途险巇乃独安。
武陵桃源在人间,丹厓万丈谁能攀。
君今此去何当还。
长洲父老翘首日西望,愿君少住慰我吴下之羁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