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午二首·其一》
《春午二首·其一》全文
宋 / 陈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春城那被酒缠绵,燕姹莺娇近午天。

花影满帘庭院寂,碧纱窗迥淡如烟。

(0)
翻译
春天的城市被美酒温柔地包围,燕子和莺鸟的歌声娇媚动人,接近中午时分。
花影洒满寂静的庭院,绿色的窗纱映照下,景色淡雅得像烟雾般朦胧。
注释
春城:指春天的都市。
缠绵:形容酒意浓厚,醉人。
燕姹莺娇:形容燕子和莺鸟的鸣叫动听,娇媚。
近午天:接近中午时分。
花影:花的影子。
庭院:室外的院子。
碧纱窗:绿色的薄纱窗户。
迥淡:清冷而淡雅。
如烟:像烟雾一样轻盈。
鉴赏

这首宋诗《春午二首(其一)》是宋代诗人陈著的作品,描绘了春天午后的宁静与闲适。首句“春城那被酒缠绵”以春城为背景,暗示了春天的气息和城市的繁华,但诗人并未沉醉于酒色之中,而是选择了欣赏自然。"燕姹莺娇近午天"进一步描绘了春日里燕子和莺鸟的欢快鸣叫,展现出生机盎然的景象,临近中午时分,更显宁静。

"花影满帘庭院寂"通过花影投射在寂静的庭院中,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丽的画面,诗人似乎在品味这份独处的恬静。最后一句“碧纱窗迥淡如烟”,运用比喻,将窗户上的碧绿纱幕比作淡淡的烟雾,既写出了光线透过纱窗的朦胧效果,也增添了室内的静谧氛围。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午后的景色,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传达出诗人对春日时光的深深喜爱和内心的宁静。

作者介绍
陈著

陈著
朝代:宋   字:谦之   号:本堂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猜你喜欢

忆旧游寄张约之

忆昔东园杨柳春风吹,是时与君初相随。

黄莺紫燕佐歌啸,行乐不离越水涯。

水边二月春阴结,桃花乱洒胭脂雪。

画堂高宴张玳筵,绛帐团圞锦云热。

醉来相携卧落花,妖童侧坐弹琵琶。

繁弦逸响听不尽,东风吹梦到仙家。

楼头一夜飞霜白,此时羽翼当乖隔。

我携杖屦入罗浮,君向君门献长策。

岭云燕月两悠悠,叶落猿啼又一秋。

回飙吹散枫江雨,总是当年离别愁。

明年我罢三花采,君亦南归度沧海。

昌华院西寻旧游,白云无恙还相待。

苑西西畔有人家,小桥流水系孤槎。

绿杨枝上蝉声早,十里香飘菡萏花。

采莲女儿色如玉,解佩同游越江曲。

血色榴裙翻彩霞,点破晴江千尺绿。

日暮蘼芜露湿衣,芙蓉溪畔踏歌归。

歌声吹入清溪树,溪上行云皆倒飞。

冶游不可屡,欲买长林住。

一肩明月一肩云,相携又入青山去。

庞眉老衲踞长松,相逢为指最高峰。

高峰去天不盈尺,下视苍崖翠巘几千重。

其中凿壁开兰若,昙花宝树无春冬。

石泉淙淙落檐端,似是珠帘欲捲难。

水花散霰争吹面,五月不耐秋风寒。

柴门日入群峰拱,钟磬无声松云重。

悬灯方丈夜谈禅,珊瑚舌上莲花涌。

东风日出行采芝,芒鞋竹杖荷叶衣。

烟霞隔断红尘路,大可逍遥违□□。

宁知别路终无极,出山又作分飞翼。

浮云落木共飘摇,回首诸峰空黛色。

诸峰黛色日缤纷,每见浮云长忆君。

吴江楚水八千里,梦飞不到燕山云。

苍苔黄叶水西路,亦是当时行乐处。

荆扉松户今寂寥,独背孤灯卧秋雨。

秋雨秋风翠色分,南征鸿雁不堪闻。

思君喜酌松花酒,酒后诗成因寄君。

(0)

峡口望月

石台朝返策,峡口暮言旋。

峰峦各一色,山鸟啼两边。

芦林露浣石,柳枝维渔船。

滩头落日黄,几处生寒烟。

正愁大刀折,忽看破镜悬。

玉钩搭残霞,蛾眉照长川。

镜湖疑喷玉,箭波如离弦。

岸遥光历历,沙净寒涓涓。

猿饮臂相接,雁惊阵不联。

孤帆未可去,且随鸥鹭眠。

(0)

四望岗

溪风十里洒寒衣,把酒寻源上翠微。

废院墨留僧去偈,断崖松偃客来扉。

孤村牧角吹残霭,野店寒春警夕晖。

醉下荒台仙不见,一声孤鹤隔山归。

(0)

星岩杂咏

玉虚灵境瞰青霄,石室云林锁泬寥。

百尺丹崖呵鬼斧,一泓岚影濯星杓。

蛟龙邀雨浮空去,鸾鹤呼云应客招。

买得扁舟荷片大,更乘烟水弄逍遥。

(0)

画莺

似剪春云落小轩,莫惊无语又黄昏。

西风过后仍留尔,不为炎凉去住门。

(0)

葵扇·其二

岂有桃花媚,空存草野真。

风原多病骨,葵独不伤人。

山雨歇前夜,龙涎桂隔邻。

浮生皆一叶,寒暑亦频频。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