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那被酒缠绵,燕姹莺娇近午天。
花影满帘庭院寂,碧纱窗迥淡如烟。
春城那被酒缠绵,燕姹莺娇近午天。
花影满帘庭院寂,碧纱窗迥淡如烟。
这首宋诗《春午二首(其一)》是宋代诗人陈著的作品,描绘了春天午后的宁静与闲适。首句“春城那被酒缠绵”以春城为背景,暗示了春天的气息和城市的繁华,但诗人并未沉醉于酒色之中,而是选择了欣赏自然。"燕姹莺娇近午天"进一步描绘了春日里燕子和莺鸟的欢快鸣叫,展现出生机盎然的景象,临近中午时分,更显宁静。
"花影满帘庭院寂"通过花影投射在寂静的庭院中,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丽的画面,诗人似乎在品味这份独处的恬静。最后一句“碧纱窗迥淡如烟”,运用比喻,将窗户上的碧绿纱幕比作淡淡的烟雾,既写出了光线透过纱窗的朦胧效果,也增添了室内的静谧氛围。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午后的景色,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传达出诗人对春日时光的深深喜爱和内心的宁静。
忆昔东园杨柳春风吹,是时与君初相随。
黄莺紫燕佐歌啸,行乐不离越水涯。
水边二月春阴结,桃花乱洒胭脂雪。
画堂高宴张玳筵,绛帐团圞锦云热。
醉来相携卧落花,妖童侧坐弹琵琶。
繁弦逸响听不尽,东风吹梦到仙家。
楼头一夜飞霜白,此时羽翼当乖隔。
我携杖屦入罗浮,君向君门献长策。
岭云燕月两悠悠,叶落猿啼又一秋。
回飙吹散枫江雨,总是当年离别愁。
明年我罢三花采,君亦南归度沧海。
昌华院西寻旧游,白云无恙还相待。
苑西西畔有人家,小桥流水系孤槎。
绿杨枝上蝉声早,十里香飘菡萏花。
采莲女儿色如玉,解佩同游越江曲。
血色榴裙翻彩霞,点破晴江千尺绿。
日暮蘼芜露湿衣,芙蓉溪畔踏歌归。
歌声吹入清溪树,溪上行云皆倒飞。
冶游不可屡,欲买长林住。
一肩明月一肩云,相携又入青山去。
庞眉老衲踞长松,相逢为指最高峰。
高峰去天不盈尺,下视苍崖翠巘几千重。
其中凿壁开兰若,昙花宝树无春冬。
石泉淙淙落檐端,似是珠帘欲捲难。
水花散霰争吹面,五月不耐秋风寒。
柴门日入群峰拱,钟磬无声松云重。
悬灯方丈夜谈禅,珊瑚舌上莲花涌。
东风日出行采芝,芒鞋竹杖荷叶衣。
烟霞隔断红尘路,大可逍遥违□□。
宁知别路终无极,出山又作分飞翼。
浮云落木共飘摇,回首诸峰空黛色。
诸峰黛色日缤纷,每见浮云长忆君。
吴江楚水八千里,梦飞不到燕山云。
苍苔黄叶水西路,亦是当时行乐处。
荆扉松户今寂寥,独背孤灯卧秋雨。
秋雨秋风翠色分,南征鸿雁不堪闻。
思君喜酌松花酒,酒后诗成因寄君。
《忆旧游寄张约之》【明·李云龙】忆昔东园杨柳春风吹,是时与君初相随。黄莺紫燕佐歌啸,行乐不离越水涯。水边二月春阴结,桃花乱洒胭脂雪。画堂高宴张玳筵,绛帐团圞锦云热。醉来相携卧落花,妖童侧坐弹琵琶。繁弦逸响听不尽,东风吹梦到仙家。楼头一夜飞霜白,此时羽翼当乖隔。我携杖屦入罗浮,君向君门献长策。岭云燕月两悠悠,叶落猿啼又一秋。回飙吹散枫江雨,总是当年离别愁。明年我罢三花采,君亦南归度沧海。昌华院西寻旧游,白云无恙还相待。苑西西畔有人家,小桥流水系孤槎。绿杨枝上蝉声早,十里香飘菡萏花。采莲女儿色如玉,解佩同游越江曲。血色榴裙翻彩霞,点破晴江千尺绿。日暮蘼芜露湿衣,芙蓉溪畔踏歌归。歌声吹入清溪树,溪上行云皆倒飞。冶游不可屡,欲买长林住。一肩明月一肩云,相携又入青山去。庞眉老衲踞长松,相逢为指最高峰。高峰去天不盈尺,下视苍崖翠巘几千重。其中凿壁开兰若,昙花宝树无春冬。石泉淙淙落檐端,似是珠帘欲捲难。水花散霰争吹面,五月不耐秋风寒。柴门日入群峰拱,钟磬无声松云重。悬灯方丈夜谈禅,珊瑚舌上莲花涌。东风日出行采芝,芒鞋竹杖荷叶衣。烟霞隔断红尘路,大可逍遥违□□。宁知别路终无极,出山又作分飞翼。浮云落木共飘摇,回首诸峰空黛色。诸峰黛色日缤纷,每见浮云长忆君。吴江楚水八千里,梦飞不到燕山云。苍苔黄叶水西路,亦是当时行乐处。荆扉松户今寂寥,独背孤灯卧秋雨。秋雨秋风翠色分,南征鸿雁不堪闻。思君喜酌松花酒,酒后诗成因寄君。
https://shici.929r.com/shici/9a3IFge.html
石台朝返策,峡口暮言旋。
峰峦各一色,山鸟啼两边。
芦林露浣石,柳枝维渔船。
滩头落日黄,几处生寒烟。
正愁大刀折,忽看破镜悬。
玉钩搭残霞,蛾眉照长川。
镜湖疑喷玉,箭波如离弦。
岸遥光历历,沙净寒涓涓。
猿饮臂相接,雁惊阵不联。
孤帆未可去,且随鸥鹭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