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述意十六章·其十一》
《述意十六章·其十一》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押[佳]韵

伯伦一杯酒,万古黄土埋。

安顾醒眼人,束手看云霾。

断石眠荒沙,削之不成厓。

巫咸正求诉,可惜天无阶。

愿乞大化垆,一锻道之骸。

(0)
鉴赏

这首诗《述意十六章(其十一)》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通过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洞察。

首句“伯伦一杯酒,万古黄土埋”,以“伯伦”这一典故,借酒喻人生,感叹时光流逝,生命短暂,如同黄土被岁月掩埋,表达了对时间无情的感慨。接着,“安顾醒眼人,束手看云霾”,进一步描绘了世态炎凉,人心难测,即便是清醒之人也难以逃脱世俗的束缚,只能无奈地观望世事如云烟般变幻莫测。这种对比强烈的情感表达,凸显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切忧虑。

“断石眠荒沙,削之不成崖”,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隐喻人生的困境与挣扎。断石在荒沙中沉睡,象征着个体在命运面前的无力与被动,即使尝试改变也无法形成稳固的壁垒,暗示了人在命运面前的渺小与无助。

“巫咸正求诉,可惜天无阶”,将目光转向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巫咸作为古代传说中的神职人员,代表了寻求正义与公正的力量,但面对“天无阶”的困境,即无法触及或改变不公的现状,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深切忧虑和无奈。

最后,“愿乞大化垆,一锻道之骸”,表达了诗人对于改变现状、实现理想社会的渴望与追求。大化垆象征着能够熔铸万物、赋予新生的力量,而“一锻道之骸”则寓意着通过这样的力量,重塑道德与秩序,使社会回归正轨。这不仅是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也是对整个社会变革的呼唤。

整首诗以深沉的笔触,探讨了人生、自然与社会的诸多议题,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体现了其独特的思想深度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僧问四宾主因而有颂颂之·其三

如何是宾中主。云兆分其五,又曰引。

(0)

答忠禅者

一字七字三五字,万象穷来不为据。

夜深月白下沧溟,搜得骊珠有多许。

(0)

颂一百则·其三十一

镇州出大萝卜,天下衲僧取则。

只知自古至今,争辨鹄白乌黑。

贼贼,衲僧鼻孔曾拈得。

(0)

颂一百则·其七十五

和尚有也未,金毛师子不踞地。

两两三三旧路行,大雄山上空弹指。

(0)

革辙二门·其三

祖佛未生前,已震涂毒鼓。

如今谁乐闻,请试分回互。

(0)

送知白禅者

松不直,棘不曲,谁笑卞和三献玉。

经天纬地太无端,迈古超今亦轻触。

靡羁束,何必云,素范还还,真规复复。

栴檀叶落香风清,千里万里长相逐。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