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晴深小苑东,春云开气逐光风。
雄儿走马神光上,静女看花佛寺中。
书剑学多心欲懒,田园荒废望频空。
南归路极天连海,惟有相思明月同。
细雨晴深小苑东,春云开气逐光风。
雄儿走马神光上,静女看花佛寺中。
书剑学多心欲懒,田园荒废望频空。
南归路极天连海,惟有相思明月同。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与内心情感的交织图画。开篇“细雨晴深小苑东,春云开气逐光风”两句,以轻柔的笔触勾勒出春天微妙的氛围,小径上细雨后的湿润与晴空中散发的生机,以及春日里那舒缓而明朗的云彩和阳光。
接下来的“雄儿走马神光上,静女看花佛寺中”两句,则转向人物活动的情景。雄壮的少年骑着马,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英俊非凡;而安静的女子则在佛寺里沉浸于观赏花朵之美。这两种情境,既对比鲜明,又各自传递出不同的生命活力和内心宁静。
然而,“书剑学多心欲懒,田园荒废望频空”这两句,却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与无奈。诗人似乎在表达,对于书籍与武艺的学习虽然渴望,但内心却充满了倦怠感;而对于那些荒废的田园,诗人不禁频繁地凝视着那空寂的景象,彷彿在寻找某种失落的东西。
最后,“南归路极天连海,惟有相思明月同”两句,则将视野拉远至南归的道路,直达天际与大海相连的壮阔画面。在这广袤的自然景观中,诗人只剩下对亲人的思念,与那轮明月共同守望。这不仅是空间上的辽阔,也是心灵深处的孤独与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意象构建,展现了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春日世界,其中既有生机勃发的一面,也有寂寞无奈的另一面,形成了一幅复杂而深邃的诗画。
居为腐儒愁素飧,闲日思饮思茹荤。
朝将染指谁氏鼎,暮拟猎酒何人门。
比来郇厨得缘入,腥膻苦压肠胃昏。
偶忆吴酸故乡昧,不觉涎流满襟袂。
醋芹堆盘一寸长,咸蒌积瓮半年计。
将来可洗肥羜肠,无奈邮筒远难致。
一生食籍知几何,欲问司籍防遭诃。
鸡猪鱼蒜逢便吃,鼹鼠那得乾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