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公山下黄鸡秋,持节恤刑曾少休。
小人负弩得开道,扫叶张饮林岩幽。
相传有石非地产,列仙持来自罗浮。
酒酣步出云雨上,南抚方城西嵩丘。
林端乃见石空洞,猛兽赑屃踞上头。
鸟道兔迒谋挽致,万牛不动五丁愁。
道家蓬莱见仙伯,我亦洗湔与清流。
探囊赠研颇宜墨,近出黄山非远求。
乃知此山自才美,物欲致用当穷搜。
迷邦故令成器晚,不琢元非匠石羞。
黄公山下黄鸡秋,持节恤刑曾少休。
小人负弩得开道,扫叶张饮林岩幽。
相传有石非地产,列仙持来自罗浮。
酒酣步出云雨上,南抚方城西嵩丘。
林端乃见石空洞,猛兽赑屃踞上头。
鸟道兔迒谋挽致,万牛不动五丁愁。
道家蓬莱见仙伯,我亦洗湔与清流。
探囊赠研颇宜墨,近出黄山非远求。
乃知此山自才美,物欲致用当穷搜。
迷邦故令成器晚,不琢元非匠石羞。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次韵李之纯少监惠砚》。诗中,黄庭坚以黄公山下的秋景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画面。他赞赏主人李之纯赠送的砚台,认为其来历非凡,非寻常石材可比,乃是列仙从罗浮山携来的。诗人借酒兴登高,感叹此砚如蓬莱仙境中的仙伯,令人敬仰。他还提到,即使是万牛之力也无法移动此砚,足见其珍贵。
黄庭坚进一步强调,砚台之美不仅在于材质,更在于其内在的才美和品格,只有通过深入发掘和精心雕琢,才能真正展现出它的价值。他认为,如果未经琢磨,即使有才华,也如同未雕琢的玉石,不应被匠人轻视。整首诗寓言深刻,赞美了砚台的品质和主人的品味,同时也表达了对人才的尊重和对艺术精益求精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