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过东篱菊傲霜,何来冷艳衬红妆!
万株偏带胭脂色,一赋犹留铁石肠。
垂老生涯归独鹤,迎年花事问寒螀。
应教纸帐重重护,第一春风绛幔香。
已过东篱菊傲霜,何来冷艳衬红妆!
万株偏带胭脂色,一赋犹留铁石肠。
垂老生涯归独鹤,迎年花事问寒螀。
应教纸帐重重护,第一春风绛幔香。
这首诗名为《红梅》,作者是清代诗人郑用锡。诗中描绘了一幅冬日红梅傲霜独立的画面,与传统的菊花形象形成对比。"已过东篱菊傲霜"暗示了菊花的季节性凋零,而红梅则在严寒中绽放,"何来冷艳衬红妆"赞美了红梅的鲜艳色彩和不畏严寒的气质。
"万株偏带胭脂色"进一步描绘了红梅如女子般娇艳的红色,"一赋犹留铁石肠"则赋予了红梅坚韧不屈的精神,如同铁石般刚硬。诗人以"垂老生涯归独鹤,迎年花事问寒螀"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借红梅的开放预示着新年的到来。
最后两句"应教纸帐重重护,第一春风绛幔香",诗人想象用纸帐保护红梅,使之免受春风吹拂,寓意珍视这寒冬中的美丽,期待春天时红梅的香气能充盈整个空间。整首诗通过红梅的形象,寄寓了诗人对坚韧品格的赞美和对美好事物的珍爱之情。
长歌去路遥,遥遥去何处,枫桥与断桥。
两岸梅花五更月,布帆吹去风翛翛。
啸傲山水前,岂遂称豪贤。
豪贤举动笑腐儒,饮酒纵博胆气粗。
朝出赴急难,夜归提头颅。
一旦功成不受报,有时义在仍捐躯。
不然潜生至老死,结屋种树临江湖。
雨晴放艇随渔父,客散分餐饲鹤雏。
君不见吴要离,宋林逋。
大地方冱寒,君行涉江水。
问君行何为,抱膝深山里。
易堂好弟兄,事业寄文史。
天空雕鹗飞,日落云霞起。
遥望翠微峰,迢迢四千里。
吾欲牵君衣,君行其少俟。
好风从东来,扬帆疾如驶。
山中正春光,寒香放梅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