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里滩·其二》
《七里滩·其二》全文
明 / 徐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浅水矾头蘸几堆,清涎齿缝破生梅。

竹舟欲过从何处,无数游鱼磕额回。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七里滩的生动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妙与和谐。

首句“浅水矾头蘸几堆”,以“浅水”、“矾头”描绘出滩头的地形特点,暗示水流的平缓与滩石的存在。接着,“蘸几堆”则形象地表现了水与滩石接触时的细微动作,仿佛是水轻轻触碰着石堆,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

次句“清涎齿缝破生梅”,将视觉与味觉巧妙结合,通过“清涎”(清澈的水滴)与“生梅”(新鲜的梅子)的比喻,不仅描绘了水的清澈和梅子的鲜美,更通过“破”字,生动地展现了梅子在口中被咀嚼时的清新感受,以及水滴与梅子之间的联系,寓意着自然界的美好与和谐。

后两句“竹舟欲过从何处,无数游鱼磕额回”,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动态感。竹舟的出现,为静谧的场景增添了一份动感,而“欲过”二字则预示了即将发生的行动。紧接着,无数游鱼的出现,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内容,也通过“磕额回”的细节,展现了鱼儿们对竹舟的反应,既体现了生命的活力,又蕴含了自然界的秩序与平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七里滩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和谐共生的自然状态的向往。

作者介绍
徐渭

徐渭
朝代:明   号:天池山人   籍贯: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521—1593

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田丹水、田水月(一作水田月)。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曾担任胡宗宪幕僚,助其擒徐海、诱汪直。胡宗宪被下狱后,徐渭在忧惧发狂之下自杀九次却不死。
猜你喜欢

赠别东轩

夙驾迎春来,孰报春归去。

斗酒欲送春,流莺唤留住。

春去来几时,春光常在树。

寒谷生融辉,枯杨复枝旟。

眷此增徘徊,相期本无语。

(0)

琵琶仙.与江湖诸友泛舟东湖

尊酒相逢,笑同是、旧日天涯行客。

花气轻浣兰襟,琵琶泪无迹。

秋正悄、疏灯自落,风潇洒、桂华流席。

截竹吹云,抽刀断水,天地宽窄。

且休问、吴国当年,甚湖里宇宙夜深觅。

都向藕花多处,似桃源尘隔。

清事满、闲身又好,度冷香、写上词笔。

只怕传过江南,那人相忆。

(0)

清平乐

飞花似梦。恰趁清歌送。蜡炬灰枯流泪冻。

长是玉箫珍重。归来依旧安眠。有情分付尊前。

小小占人怀抱,念奴不识开元。

(0)

应天长.庚午秋,谒彊村翁沪上,日坐思悲阁谈词,吴湖帆为图以张之。赋此报湖帆,并索翁和

王风委草,骚赋怨兰,危弦思苦谁说。

坐对素秋摇落。芳菲与鹈鴂。吟壶永、双练发。

悄未觉,翠销红歇。镇闲写,解带披襟,满座香发。

长恨付梨园,似锦湖山,南渡最凄咽。

况是泪枯啼宇,冬青更愁绝。斜阳事,人世别。

怎料理、此间情切。画图展、后视如今,何处风月。

(0)

望江南.听梅郎歌洛川会

明珰恨,沾座泪茫茫。

不是此声肠欲断,却缘心事寄君王。掩抑故难忘。

(0)

解蹀躞.答六禾

露井轻敲梧韵,户闭西风悄。

夜吟相答哀蛩步幽草。

浑做一片凄清,暗尘著处都销,海边人老。倦怀抱。

劳梦逡巡旋觉。相逢与君笑。

泛槎仙客年年见秋早。

管甚天上佳期,可怜不似忘机,去来鸥鸟。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