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虚螮蝀逼人寒,中有危亭百尺宽。
天接水腰呈绝景,风回帆脚涨狂澜。
半篙落日吟将就,一抹晴烟画亦难。
不是酒杯今日窄,直须邀月上栏干。
凭虚螮蝀逼人寒,中有危亭百尺宽。
天接水腰呈绝景,风回帆脚涨狂澜。
半篙落日吟将就,一抹晴烟画亦难。
不是酒杯今日窄,直须邀月上栏干。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心魄的自然风光画面,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情感,将景物与个人情怀融为一体,创造出一个既能引起读者共鸣之美,又蕴含哲理的艺术世界。
首句“凭虚螮蝀逼人寒”中,“凭虚”二字表明诗人站在高处,而“螮蝀”则是形容山脉连绵,宛如蚯蚓。整句话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萧瑟肃杀的秋天气氛。
接着,“中有危亭百尺宽”一句,则将视线引向那座矗立于山巅、宛如悬空的“危亭”。这里的“危亭”不仅是景观的点缀,更象征着诗人心中的某种执着与孤独。
第三句“天接水腰呈绝景,风回帆脚涨狂澜”中,诗人以广阔的视角描绘了天际与水面交汇之处,那里风起浪涌,帆船随波逐流,生动地展现了一种自然力量的震撼。
“半篙落日吟将就,一抹晴烟画亦难”一句,则是诗人在夕阳西下的背景下,对这般景致进行咏叹。诗中所用“篙”字,既可以理解为船桨,也可指时间的推移,而“半篙落日吟将就”,则是在表达时间流逝与自然之美难以捕捉之间的微妙情感。
最后,“不是酒杯今日窄,直须邀月上栏干”一句,则是诗人在面对如此壮丽景色时,感到平日的酒杯显得过于狭小,不足以承载这一刻的心潮澎湃。因此,诗人选择邀月而饮,以此来释放内心的激动与感慨。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高超画意,更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怀的深刻抒发,表达了一种超越日常生活、追求心灵自由的诗人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