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偶阅夷坚志见梁郑公有九月梅花诗因复次韵》
《偶阅夷坚志见梁郑公有九月梅花诗因复次韵》全文
宋 / 方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秋容正待满林雪,春色因何到草堂。

地脉顿回消息早,天葩不作等閒香。

丹枫欲老已如许,黄菊同时未敢芳。

不等岁寒催鼎实,角声自与月平章。

(0)
注释
秋容:秋天的景色。
满林雪:满林的雪花。
春色:春天的气息。
草堂:诗人的居所。
地脉:大地的气息。
消息:生机或消息。
天葩:上天赋予的花朵。
等閒:轻易。
丹枫:红枫。
欲老:接近衰老。
黄菊:黄菊。
芳:绽放。
岁寒:严冬。
鼎实:成熟的果实。
角声:号角声。
月平章:与月光共舞。
翻译
秋天的景色仿佛在等待满林的雪花装点,春天的气息为何会来到我的草堂。
大地的气息迅速恢复生机,消息传来得早,上天赋予的花朵不轻易散发香气。
红枫已经接近衰老,此时黄菊却不敢轻易绽放它的芬芳。
我不急于等待严冬的到来,让果实成熟,只听那号角声与月光共舞。
鉴赏

这首诗是一位宋代诗人方岳的作品,名为《偶阅夷坚志见梁郑公有九月梅花诗因复次韵》。从内容来看,这是诗人在秋天对春天美好的回忆和期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秋容正待满林雪”一句,描绘出秋意盎然、树林将被雪覆盖的情景。接着,“春色因何到草堂”,则是诗人对于春天美好的追问和期待,似乎在暗示春天的生机即将来临。

“地脉顿回消息早”表达了大自然中万物更新换代的信息传递迅速,而“天葩不作等閒香”,则是对自然界中花草无不散发着清香的赞美。

“丹枫欲老已如许”和“黄菊同时未敢芳”两句,分别描绘了红枫树即将老去,而黄菊花还未完全开放的景象。这些形象都很生动地展现了季节更迭中植物的不同状态。

最后,“不等岁寒催鼎实,角声自与月平章”,则是诗人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不必等到年岁增长、天气转寒才去实践自己的志向,而是要随时与月亮共鸣,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时间和美好事物的感悟,以及他内心对于岁月流逝的无奈和期待。

作者介绍
方岳

方岳
朝代:宋   字:巨山   号:秋崖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生辰:1199~1262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猜你喜欢

和韦苏州二十首·其一西涧

雨荒竹径草丛生,树隔前溪一犊鸣。

步寻幽涧疑无路,忽有人家略彴横。

(0)

和渊明拟古九首·其三

小智多自私,大方乃无隅。

一毫纳万象,万象非卷舒。

日月为我牖,天地为我庐。

曲士窘囚拘,一身无容居。

我梦登日观,青天入平芜。

俯视但一气,二豪彼何如。

(0)

上大人通奉寿三首·其二

月旦人材口不谈,市朝冰炭饱经谙。

平生拙宦鱼千里,投老退休僧一庵。

细数行年今九九,了知得髓后三三。

圣朝文物方求备,会补遗书访济南。

(0)

辙中毙龟

玄夫六甲存神气,耳息绵绵口常闭。

会巢莲叶绿毛叟,游戏人閒阅千岁。

吉凶未判倘谋及,告以将来若符契。

江湖佳处多网罟,侧足恐为人所制。

支床钻灼事交病,宁处不材从此逝。

嘉林居士强解事,清江使者何经济。

泥涂虽辱固不恶,所幸此身能自卫。

岂期曝背当车辙,碎首奔轮翻致毙。

乃知生死有定数,万物自然无巨细。

夔蚿多寡各安分,椿菌短长均一世。

越人善疗卒兵死,单豹养生遭虎噬。

尔今韬晦竟不免,使我追伤收寒涕。

至人知命付一笑,我辈情钟能不蔽。

千古蒙庄倘有灵,须知曳尾非常计。

(0)

摸鱼儿.题程仰坡西湖十景图咏,用张成子重过西湖韵

映虚澜、淡妆浓抹,尘香随处堪浣。

西城倒影空明境,心与白云俱远。莺解唤。

唤不转、寒潮寂寞钱塘岸。繁华梦短。

怅聚景梅荒,芸居燕去,天水暗中换。经行遍。

曾记青春作伴。萍蓬踪迹何限。

他乡无此湖山好,归思辘轳千转。情未懒。

任竟日、吟风弄月晴窗畔。单衣泪满。

怕夕照依然,雷锋不见,重过旧亭馆。

(0)

虞美人七首·其七

翠生生地兰魂悄。骚意留芳草。

一春小病又天寒,可惜佳人扶袖越罗单。

月痕流照帘波冷。愁瘦湘花影。盈盈铅泪玉蟾蜍。

知否姮娥清怨近何如。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