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年五十治丘民,初学催科愧庙神。
无限青山不容隐,却看黄卷自怜贫。
雨馀岭上云披絮,石浅溪头水蹙鳞。
指点县城如手大,门前五柳正摇春。
行年五十治丘民,初学催科愧庙神。
无限青山不容隐,却看黄卷自怜贫。
雨馀岭上云披絮,石浅溪头水蹙鳞。
指点县城如手大,门前五柳正摇春。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描绘了诗人五十岁初任地方官职,负责百姓赋税之事,对神明感到惭愧。他感叹青山虽多,但无处可藏身,唯有阅读书籍以寻求心灵的安慰,表达出内心的清贫与无奈。雨后山岭云雾缭绕,溪水潺潺,如同鱼鳞般闪动,诗人眼中县城渺小如掌心,门前的五棵柳树在春风中轻轻摇曳,展现出生机盎然的景象。整体上,诗中流露出诗人初仕的感慨和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以及对知识文化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