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烟洗得春山瘦。眉妩从谁斗。横桥西畔小桃枝。
一自插花人去怨开迟。马蹄芳草经游地。
重到销魂易。红楼长占柳阴阴。
只是柳条不繫少年心。
澹烟洗得春山瘦。眉妩从谁斗。横桥西畔小桃枝。
一自插花人去怨开迟。马蹄芳草经游地。
重到销魂易。红楼长占柳阴阴。
只是柳条不繫少年心。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淡雅而感伤的画面。"澹烟洗得春山瘦",以轻烟淡化春山的色彩,使之显得更加清瘦,暗示了春天的寂寥和落寞。"眉妩从谁斗",将春山比喻为女子的秀眉,表达了对往日美好时光的追忆,仿佛在问谁能与这春山的秀美相争艳。
"横桥西畔小桃枝",点出地点,小桃树孤独地立在横桥边,似乎在等待着什么。"一自插花人去怨开迟",插花人已离去,小桃枝因无人欣赏而抱怨花开得太迟,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怀旧之情。
"马蹄芳草经游地",回忆起骑马踏青的旧游之地,再次勾起词人的思绪。"重到销魂易",当词人再次来到此处,旧日的情感如梦般消散,心情格外凄婉。
最后两句"红楼长占柳阴阴。只是柳条不繫少年心",红楼依旧,柳阴深深,但青春不再,少年的心已被岁月无情地牵扯远去。词人以柳条象征逝去的青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青春不再的感慨。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展现了词人细腻的情感世界。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珠璧方辉耀,菁华未寂寥。
极知身作崇,何用食为妖。
牺象收儒庙,箫笳咽市桥。
作心纱帽冷,三径雨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