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达观禅师归隐静寺古律二首·其二》
《送达观禅师归隐静寺古律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栗林霜下熟,归摘禦穷冬。

带月涉溪水,过山闻寺钟。

未嫌云衲湿,已喜野人逢。

且莫似杯渡,沧波无去踪。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送达观禅师归隐静寺古律二首(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中,诗人描绘了送禅师归隐静寺的情景。"栗林霜下熟"写出了深秋时节,栗子在寒霜中成熟,暗示了丰收和季节的转换。"归摘禦穷冬"表达了对禅师能够采集栗实度过寒冬的祝愿。

"带月涉溪水"描绘了一幅夜晚送行的画面,月光洒在溪水上,增添了神秘与宁静的氛围。"过山闻寺钟"则通过听觉,传递出山间寺庙的钟声,象征着禅师即将进入的清修生活。

"未嫌云衲湿"表达了对禅师不畏艰辛,甘于清贫的敬佩,"已喜野人逢"则流露出诗人遇见志同道合的隐士的喜悦。最后两句"且莫似杯渡,沧波无去踪",以杯渡典故,劝诫禅师不要像传说中的仙人那样消失无踪,希望他能在静谧的生活中留下痕迹。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对禅师的敬仰,也寓含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钟山

当年睥睨此山阿,欲著红楼贮绮罗。

今日重来无一事,却骑羸马下坡陀。

(0)

还乡道中闻杜鹃

才次乡关得此禽,五更啼处九春深。

谁知枕上情无限,物是人非古到今。

(0)

答可遵

打睡禅和万万千,梦中趋利走如烟。

劝君打快修禅定,老境如蚕已再眠。

(0)

水月轩

湛碧一泓泉,中涵千古月。

不比天上轮,三五有盈缺。

(0)

送刘仪甫职方东归二首·其一

蓝田良玉古称珍,品属琼瑶异珷珉。

纯有英华为国宝,贵无雕琢是天真。

连城享价千金重,垂缫承光五采新。

群后在廷皆执瑞,大圭终得奉严宸。

(0)

赠蔡山王潜

王生性高閒,了不挂尘网。

家居蔡山下,景物尽幽爽。

山松何年植,老干已增长。

山云终日飞,秀气自飘荡。

山泉涓涓流,落涧有馀响。

山月隐隐出,澄辉透林莽。

生尝坐岩石,寂尔遗万想。

横琴试一弄,意外忽忘象。

千年几兴亡,六合一俯仰。

惟传太古声,犹在五弦上。

纯皇与圣帝,作乐理和畅。

志士及幽人,寄情多感怆。

于焉得深趣,不返而遂往。

铢石莫重轻,尺寻奚直枉。

清哉此标节,抑可劝乡党。

予生本静默,意味欲恬养。

偶然从宦游,百态殊鞅掌。

既无移时术,力软不能强。

亦有超世心,倦足欲焉往。

作诗持赠生,厚颜尤惘惝。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