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代存虚议,今为我外藩。
河环沙碛暖,境阔草滩繁。
错落绥延接,迷离朔漠吞。
时巡曾不到,特示抚柔恩。
往代存虚议,今为我外藩。
河环沙碛暖,境阔草滩繁。
错落绥延接,迷离朔漠吞。
时巡曾不到,特示抚柔恩。
这首诗描绘了河套地区辽阔的自然景观与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帝王对其的特殊关注与恩赐。诗人玄烨以“往代存虚议,今为我外藩”开篇,既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也强调了当前河套地区作为边疆的重要地位。
接着,“河环沙碛暖,境阔草滩繁”两句,生动描绘了河套地区的地理特征:河流环绕,沙漠边缘地带温暖宜人,广阔的边境上草场茂盛。这样的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也暗示了这片土地的丰富资源和潜在的发展潜力。
“错落绥延接,迷离朔漠吞”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河套地区与更广阔的北方沙漠相连,形成一幅宏大的边疆图景。这里的“错落绥延接”可能指的是边疆的边界线曲折延伸,而“迷离朔漠吞”则形象地描绘了沙漠的广阔无垠,仿佛吞噬了一切。
最后,“时巡曾不到,特示抚柔恩”点明了帝王对河套地区的特别关注与恩赐。在古代,帝王巡游边疆是彰显其权威、安抚边民、展示国力的重要举措。通过这一句,诗人表达了对帝王仁政的颂扬,同时也反映了河套地区在国家治理中的特殊地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河套地区自然风光和历史地位的描绘,以及对帝王恩赐的赞颂,展现了诗人对这片边疆土地的深厚情感和对其重要性的深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