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林屯田思轩》
《林屯田思轩》全文
宋 / 李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虑远无如静,兹轩得地幽。

一官虽智效,万仞更心游。

风月趋吟笔,乾坤入坐筹。

延英期上对,岂是为身谋。

(0)
注释
虑远:深思远虑。
静:平静。
兹轩:此处轩榭。
地幽:地势幽静。
一官:小小的官职。
智效:智慧效力。
万仞:极高的境界。
心游:心灵的游历。
风月:自然景色(风花雪月)。
吟笔:吟诗作赋。
坐筹:深思熟虑。
延英:延英殿(古代宫殿名)。
期:期待。
上对:朝堂对话。
身谋:个人打算。
翻译
忧虑深远不如静心,这轩榭地处幽深。
虽然官职微小我尽力,但内心世界更加宽广无垠。
风月美景吸引我提笔吟咏,天地万物尽在思索之中。
期待能在延英殿上与君对谈,这绝非只为个人私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觏的作品,名为《林屯田思轩》。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他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

“虑远无如静,兹轩得地幽。”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尘嚣、寻找宁静环境的渴望。"虑远"指的是考虑到远方或未来的事情,而"无如静"则意味着没有什么能比得上宁静的状态。"兹轩"是指诗人的住所,"得地幽"说明这个地方既隐蔽又适宜居住。

“一官虽智效,万仞更心游。”诗人虽然身处官场,但即便是聪明过人,也无法避免内心的躁动和不安。"万仞"是一个夸张的说法,意指无数的忧虑,而"更心游"则显示出诗人的内心世界更加广阔,他的心灵在更高的层面上徜徉。

“风月趋吟笔,乾坤入坐筹。”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借助自然之美来激发创作灵感的情景。"风月"象征着自然界中最为清新脱俗的元素,而"趋吟笔"则表明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下,心潮澎湃,不由自主地提起了笔想要记录下这些美好的瞬间。"乾坤入坐筹"意味着宇宙万物都融入到诗人的思考之中,无论是天空还是大地,都成为了他思考的对象。

“延英期上对,岂是为身谋。”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志向和理想的追求。"延英期上对"中的"延英"可能指的是延续英才,或许是指继续文学创作,而"期上对"则意味着诗人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得到后人的认可和赞赏。"岂是为身谋"表明这种追求并非出于个人私利,而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精神寄托。

这首诗通过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内心世界的丰富以及文学创作与未来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和他对于生命意义的独到理解。

作者介绍
李觏

李觏
朝代:宋   字:泰伯   号:盱江先生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生辰:1009—1059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猜你喜欢

破蕉

肥绿风前坼,当窗落落如。

残声犹拉杂,清影半萧疏。

覆鹿难通梦,裁鱼废学书。

可堪逢雨夜,辗转对床虚。

(0)

东瀛杂诗·其四

挂席扬帆采亦疲,石华海月总离奇。

那知鲙得银丝鲫,正坐风潭百顷时。

(0)

哭社兄痴仙

相见无期大可哀,何时化鹤复归来。

骨销地下心难死,诗播人间恨未灰。

饭颗杜陵惭俗客,风流李白是仙才。

怜君香草离骚意,检点遗编读几回。

(0)

留别涟儿·其一

湖南亭子雨淋零,呼起离愁酒易醒。

怜汝琵琶歌一曲,那堪更在别时听。

(0)

曹仁宪谨荣寿

金谷筵开庆寿龄,石仓家世旧传经。

丝骐共绣长生佛,竹骑群瞻不老星。

匏系官声鲈脍重,土风豳酒兕觞声。

革除浇俗遐仁畅,木笔题诗撞寸莛。

(0)

曹仁宪谨荣寿·其二

南极星明映素丝,跻堂称兕仰丰仪。

青山不老千年鹤,绿水长生万岁龟。

四皓高踪曾欲羡,一州重任竟难辞。

讴歌尽庆华封祝,那止吾侪乐奏词。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