咄嗟过容,离别年年,舍我原惯。
我定难留,留下乱红成片。
忆花朝,思寒食,更怀上巳情难遣。
问春光,自古归何处,空随云散。
送行人、缠绵不了,那个临歧,能免三叹。
却怪芳时,不把故人依恋。
也似伤心无一语,奈何频倩啼莺唤。
更无端,变晴天、雨悲风怨。
咄嗟过容,离别年年,舍我原惯。
我定难留,留下乱红成片。
忆花朝,思寒食,更怀上巳情难遣。
问春光,自古归何处,空随云散。
送行人、缠绵不了,那个临歧,能免三叹。
却怪芳时,不把故人依恋。
也似伤心无一语,奈何频倩啼莺唤。
更无端,变晴天、雨悲风怨。
这首《倦寻芳》是清代冒殷书所作,描绘了三月二十日送别春天的哀愁与感慨。词中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对春天离去的不舍与怀念。
“咄嗟过容,离别年年,舍我原惯。”开篇即以“咄嗟”表达出时间流逝之快,离别成为每年的常态,暗示春天的短暂与易逝。
“我定难留,留下乱红成片。”通过“乱红”这一意象,形象地描绘了春天花朵凋零的景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与伤感。
“忆花朝,思寒食,更怀上巳情难遣。”这里通过回忆花朝、寒食、上巳等传统节日,进一步强化了对春天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季节更替带来的文化情感。
“问春光,自古归何处,空随云散。”这一句以问句形式,表达了对春天去向的追寻与困惑,同时“空随云散”则形象地描绘了春天消失的虚幻与不可捉摸。
“送行人、缠绵不了,那个临歧,能免三叹。”在送别行人的场景中,情感的缠绵难以割舍,即使是面对分别,也无法避免内心的叹息。
“却怪芳时,不把故人依恋。”这一句表达了对春天不眷恋人间情感的不解与遗憾,似乎春天也有自己的选择与命运。
“也似伤心无一语,奈何频倩啼莺唤。”即使内心充满悲伤,却只能借助啼莺的叫声来表达,形象地描绘了无法言说的痛苦。
“更无端,变晴天、雨悲风怨。”最后,无论是晴天还是风雨,都成了表达哀愁的媒介,展现了春天离去后环境的悲凉与怨恨。
整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深刻地表达了对春天离去的哀愁与怀念,以及对自然规律的无奈与感慨。
黄叶前朝寺,携朋上故基。
近山烟外远,芳草露中衰。
碛碛风吹面,霏霏雨散池。
旅情何计是,排闷强裁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