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中春登楼二首·其一》
《中春登楼二首·其一》全文
唐 / 刘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金杯不以涤愁肠,江郡芳时忆故乡。

两岸烟花春富贵,一楼风月夜凄凉。

王章莫耻牛衣泪,潘岳休惊鹤鬓霜。

归去莲花归未得,白云深处有茅堂。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中春时节登楼所见之景与内心情感的复杂交织。首句“金杯不以涤愁肠”以酒喻愁,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郁无法借酒消解,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接着,“江郡芳时忆故乡”一句,点明了诗人身处异乡,春光正好却勾起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两岸烟花春富贵,一楼风月夜凄凉”两句形成鲜明对比,生动展现了春日的繁华与夜晚的孤寂,寓情于景,细腻地刻画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烟花烂漫的两岸与独自一人在楼上的诗人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春的富贵与夜的凄凉,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后两句“王章莫耻牛衣泪,潘岳休惊鹤鬓霜”引用典故,以王章和潘岳的故事来表达诗人的情感。王章因贫困而哭泣,潘岳则因年老而感叹白发如霜,这两句既是对自身处境的感慨,也暗含着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深沉思考。

最后,“归去莲花归未得,白云深处有茅堂”表达了诗人对归家的渴望,但现实中的羁绊使得归途遥不可及。这里的“莲花”可能象征着高洁与理想,而“白云深处有茅堂”则寄托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与精神家园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巧妙的典故运用,深刻揭示了诗人身处异乡、内心充满矛盾与挣扎的情感状态,以及对自由与归宿的深切渴望。

作者介绍

刘兼
朝代:唐

刘兼,[约公元九六0年前后在世](即约周末宋初间前后在世)字不详,长安人,官荣州刺史。兼著有诗一卷,(《全唐诗》)传于世。
猜你喜欢

登狼山

狼山青青迹已陈,惟馀楼阁向南薰。

蓬瀛气象群峰在,吴楚封疆一水分。

野色西南平接日,潮声东北怒穿云。

登临更有超然兴,回首尘埃不足云。

(0)

隐真堂

休说神仙事眇茫,出游尘世且和光。

谁知今日真栖地,便是他年羽化乡。

朝罢玉坛云满袖,梦回金阙月侵廊。

兹游似觉青冥上,隐隐微闻咏洞章。

(0)

五云观

五云会中天,众山如朝宗。

相臣夙有约,标神期此宫。

傍有洞天接,面直积金峰。

常言五百间,斯地将修崇。

废兴果冥符,变化如云龙。

缅怀祥符后,天意固莫穷。

一言不可复,此兴犹未终。

知国如知葬,尤难邀此翁。

(0)

兼江祥瑛上人能书自以为未工又能诗而求予诗甚勤予以为非所当病也为赋一首勉之使进于道云

得句如得仙,悟笔如悟禅。

弹丸流转即轻举,龙蛇飞动真超然。

禅瑛乃醉,我顾惭道玄。

戏将字画当杖拂,与子凭轼相周旋。

笔若运矛槊,手如致裨偏。

眼能援桴鼓,心为制中权。

弃捐尺度废绳削,似曲还直非方圆。

适当庖丁善刀后,但见满纸银钩连。

心眼手笔俱不用,拟向底处观其全。

思量不可到,此地无中边。

政似观澜亭上夜深后,满空白月孤光悬。

(0)

乾明寺

隔垣禅律两招提,却是人心咫尺迷。

百亿须弥四天下,凭君为我指东西。

(0)

孤愤吟二首·其二

青青一本桑,下可百夫息。

泠泠一井泉,上有千人汲。

千里以为郡,百里以为邑。

生齿岂不繁,教化繄尔力。

何事北窗人,叹此徒劳职。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