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陵风雨怨啼鹃,春暮登临意怅然。
白日乾坤成魍魉,青山宫阙锁云烟。
松阴寂寞旌旗冷,草色凄迷俎豆悬。
久矣腥尘迅扫尽,厓门争好对鸥眠。
故陵风雨怨啼鹃,春暮登临意怅然。
白日乾坤成魍魉,青山宫阙锁云烟。
松阴寂寞旌旗冷,草色凄迷俎豆悬。
久矣腥尘迅扫尽,厓门争好对鸥眠。
此诗《厓山吊古》由明代诗人赵崇经所作,通过对历史遗迹的追忆与感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情怀与对国家兴衰的深刻思考。
首联“故陵风雨怨啼鹃,春暮登临意怅然”,开篇即以哀怨的啼鹃声和春末的景色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氛围,引出诗人登高远眺时内心的惆怅与感慨。啼鹃的哀鸣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与变迁,而春暮的景象则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颔联“白日乾坤成魍魉,青山宫阙锁云烟”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悲凉与无奈的情绪。白日下的天地间,似乎充满了邪恶与混乱(魍魉),而青山之上的宫殿,被云烟所笼罩,既象征着历史的模糊与遥远,也暗喻着权力的虚幻与易逝。
颈联“松阴寂寞旌旗冷,草色凄迷俎豆悬”则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伤。松树下,旗帜显得格外冷清,象征着英雄的逝去与理想的破灭;草色的凄迷与俎豆的悬挂,则寓意着历史的痕迹与祭奠的哀思。
尾联“久矣腥尘迅扫尽,厓门争好对鸥眠”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尘埃终将被扫净的期待,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其中,“腥尘”象征着战争与血腥,而“对鸥眠”则寄托了诗人对和平与宁静生活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的吊唁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历史变迁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切感悟,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载酒欲寻江上舟,出门无路水交流。
黄昏独倚春风立,看却花开触地愁。
荷花遮水水漫溪。柳低垂。乱蝉嘶。
舍辔何妨,临水照征衣。
一扇香风摇不尽,人念远,意凄迷。
骑鲸仙子已相知。数归期。赋新诗。
更想翟公,门外雀罗稀。
陶令此襟尘几许,聊欲向,北窗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