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连年丧老成,南伤秀水北新城。
读书自要师前辈,知己谁能托后生。
此段人情看烂熟,向来士习例相轻。
笑他江左衣冠族,誓墓区区为角声。
海内连年丧老成,南伤秀水北新城。
读书自要师前辈,知己谁能托后生。
此段人情看烂熟,向来士习例相轻。
笑他江左衣冠族,誓墓区区为角声。
这首诗反映了清代社会的动荡与世态炎凉。首句"海内连年丧老成"描绘出国家内外战乱频仍,人才凋零的景象。"南伤秀水北新城"以地理意象暗示南方的哀伤和北方的新兴势力,暗含对比。
"读书自要师前辈"强调学习应尊崇前贤,但紧接着"知己谁能托后生"则揭示了后辈难以找到真正引路人,反映出人际关系的疏离。"此段人情看烂熟"表达了诗人对世故人情的深刻洞察,而"向来士习例相轻"则揭示了当时社会上轻视他人、互相倾轧的风气。
最后两句"笑他江左衣冠族,誓墓区区为角声"以讽刺的口吻,针对江南世家子弟的浮夸与虚荣,指出他们空有门第之傲,却无实才,只知争斗。整首诗寓言深沉,批判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体现了查慎行的敏锐观察力和批判精神。
乐秋天。晚荷花缀露珠圆。
风日好,数行新雁贴寒烟。
银簧调脆管,琼柱拨清弦。捧觥船。
一声声、齐唱太平年。人生百岁,离别易,会逢难。
无事日,剩呼宾友启芳筵。
星霜催绿鬓,风露损朱颜。惜清欢。
又何妨、沈醉玉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