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丝一曲傍阶砌。珠露下、独呈纤丽。
剪鲛绡、碎作香英,分彩线、簇成娇蕊。
向晚群花欲悴。放朵朵、似延秋意。
待佳人、插向钗头,更袅袅、低临凤髻。
红丝一曲傍阶砌。珠露下、独呈纤丽。
剪鲛绡、碎作香英,分彩线、簇成娇蕊。
向晚群花欲悴。放朵朵、似延秋意。
待佳人、插向钗头,更袅袅、低临凤髻。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晏殊的《睿恩新》其二,描绘了一幅精致的秋日花卉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阶前红丝花的独特魅力。"红丝一曲傍阶砌",形象地展现了花朵沿着台阶优雅地绽放,犹如一条红色的丝带缠绕在石阶上。"珠露下、独呈纤丽",进一步描绘了花瓣上晶莹的露珠与花朵的娇嫩相映生辉。
接下来,诗人将花朵比作"剪鲛绡"和"碎作香英,分彩线、簇成娇蕊",暗示其精致如丝织品,香气四溢,仿佛是精心编织的艺术品。"向晚群花欲悴",通过对比,突出了红丝花在傍晚时分依然保持鲜艳,与众花凋零形成鲜明对照。
最后,诗人期待这美丽的红丝花能被"佳人"插于发钗,"更袅袅、低临凤髻",既增添了女性的秀美,又寓意着秋天的延长和美好的期盼。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细腻,富有诗意,展现了晏殊对花卉的深情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木公金母传瑶爵,九虎开门动鱼钥。
瑶池曼倩别烟霞,海上安期降乔岳。
东牟先生德弥大,静课虚无明寂寞。
背连海峤三双鳌,手取西山一丸药。
推先当户培芳兰,斗牛宝气摇光寒。
光华章绶表奇格,照耀广陌驰花鞍。
春风物色论长久,柳拂腰支梅劝酒。
百篇聊复付西江,盛事会须传不朽。
天上老骥禾充肠,一秣万里渎空苍。
年年岁岁身长健,岁岁年年春草长。
不见旻公三十年,对书寄与泪潺湲。
旧来好事今能否,老去新诗谁与传。
棋局动随寻涧竹,袈裟忆上泛湖船。
闻君话我为官在,头白昏昏只醉眠。
深山老去惜年华,况对东溪野枇杷。
火树风来翻绛燄,琼枝日出晒红纱。
回看桃李都无色,映得芙蓉不是花。
争奈结根深石底,无因移得到人家。
君不见少壮从军去。白首流离不得还。
故乡窅窅日夜隔。音尘断绝阻河关。
朔风萧条白云飞。胡笳哀急边气寒。
听此愁人兮奈何。登山远望得留颜。将死胡马迹。
宁见妻子难。男儿生世轗轲欲何道。
绵忧摧抑起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