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门重锁禁不开,伴使送入不复来。
铁簧生涩深金苔,沴气缠结埋阴霾。
窦中进食当门回,咬唇闭目犹疑猜。
呜呼冤鐍孰为哀!
重门重锁禁不开,伴使送入不复来。
铁簧生涩深金苔,沴气缠结埋阴霾。
窦中进食当门回,咬唇闭目犹疑猜。
呜呼冤鐍孰为哀!
这首诗《冤鐍叹》由元代诗人郝经所作,通过描绘一个被重重封锁、难以开启的空间,以及其中幽暗、压抑的氛围,表达了对某种不可言说的冤屈与痛苦的深切同情和哀叹。
首句“重门重锁禁不开”以双重门锁的形象,象征着外界无法触及的封闭空间,暗示了某种被隔离或被束缚的状态。接着,“伴使送入不复来”则描绘了有人试图进入这一空间,但最终未能成功的情景,强化了封闭感和孤独感。
“铁簧生涩深金苔”一句,通过铁簧的生锈和金苔的生长,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陈旧、衰败和压抑,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停滞。“沴气缠结埋阴霾”则直接点明了空间内弥漫着一种令人窒息的负面能量,使得整个环境显得阴郁而沉重。
“窦中进食当门回”描述了在这样一个封闭的空间内,有人在门口进食,却仿佛是在对着墙壁,暗示了沟通的缺失和内心的孤寂。“咬唇闭目犹疑猜”则通过人物的动作细节,展现了内心的挣扎和不安,即使在进食这样日常的活动中,也充满了不确定性和疑虑。
最后,“呜呼冤鐍孰为哀!”以强烈的感叹句式,表达了对被囚禁者命运的深切同情和对冤屈的强烈谴责,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不公和人性悲剧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构建了一个充满压抑和悲凉的场景,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不公和个人苦难的深切关注和同情。
悄郊原带郭。
行路永,客去车尘漠漠。
斜阳映山落。
敛馀红、犹恋孤城栏角。
凌波步弱。
过短亭、何用素约。
有流莺劝我,重解绣鞍,缓引春酌。
不记归时早暮,上马谁扶,醒眠朱阁。
惊飙动幕。
扶残醉,绕红药。
叹西园、已是花深无地,东风何事又恶。
任流光过却。
犹喜洞天自乐。
暖烟笼细柳。
弄万缕千丝,年年春色。
晴风荡无际,浓于酒、偏醉情人调客。
阑干倚处,度花香、微散酒力。
对重门半掩,黄昏淡月,院宇深寂。
愁极。
因思前事,洞房佳宴,正值寒食。
寻芳遍赏,金谷里,铜驼陌。
到而今、鱼雁沈沈无信,天涯常是泪滴。
早归来,云馆深处,那人正忆。
佳丽地。
南朝盛事谁记。
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鬓对起。
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
断崖树,犹倒倚。
莫愁艇子曾系。
空余旧迹郁苍苍,雾沈半垒。
夜深月过女墙来,赏心东望淮水。
酒旗戏鼓甚处市。
想依稀、王谢邻里。
燕子不知何世。
入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