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简招邀玳瑁筵,那知春色负华年。
才人并集春明外,倦客孤吟建礼前。
易水乍闻新击筑,稽山殊愧旧移船。
?成十日平原醉,柏叶椒花次第传。
折简招邀玳瑁筵,那知春色负华年。
才人并集春明外,倦客孤吟建礼前。
易水乍闻新击筑,稽山殊愧旧移船。
?成十日平原醉,柏叶椒花次第传。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未能参加宴会的遗憾与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折简招邀玳瑁筵”描绘了友人热情邀请的情景,使用“折简”这一古代邀请方式,增添了文雅之感。“那知春色负华年”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春色正好,却因未能参与宴会而感到惋惜。
接着,“才人并集春明外,倦客孤吟建礼前”两句对比鲜明,一方面描绘了宴会中才子云集的热闹场景,另一方面则展现了诗人独自在建礼门外吟诗的孤独身影,形成强烈的情感反差。这里通过“才人”与“倦客”的对比,以及“并集”与“孤吟”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宴会的渴望与未能参与的失落。
“易水乍闻新击筑,稽山殊愧旧移船”两句运用典故,分别引用了《史记·刺客列传》中的“易水送别”和《世说新语》中的“稽山移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与对当前处境的自责或反省。通过这两个典故,诗人将个人情感与历史情境相融合,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
最后,“成十日平原醉,柏叶椒花次第传”两句以宴会为背景,想象了与友人共饮畅谈、欢聚一堂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相聚的向往与对友情的珍视。这里的“平原醉”可能指的是平原上的宴饮,而“柏叶椒花次第传”则是古代宴会上敬酒时的习俗,象征着友谊的传递与延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文化元素,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渴望、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自身境遇的反思,具有较强的情感感染力和文化韵味。
猿鸟共不到,我来身欲浮。
四边空碧落,绝顶正清秋。
宇宙知何极,华夷见细流。
坛西独立久,白日转神州。
眇眇临窗思美人,荻花枫叶带鸡声。
夜深吹笛移船去,三十六湾秋月明。
两只补天手,一片济时心。
信道相门再相,现此宰官身。
涤洗乾坤都了,填压华戎既定,治世庆升平。
中外为冠冕,闻望耸簪缨。星昴降,蓬矢挂,属芳辰。
黄阁一秋来早,明日又三旬。
庭戏莱衣双桂,砌列谢兰无数,廊庙会风云。
愿衍庄椿算,长沛傅岩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