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庭来雒少,宣室动馀丰。
琅琅礼乐器,苍璧间璜琮。
酬知长太息,尽出治安胸。
诸臣微不足,帝欲敛其锋。
长沙非赐玦,怀沙岂堪从。
如何终哭泣,以继汨罗踪。
千年悲屈贾,独使二怀逢。
空留鵩鸟赋,永作大钧镛。
汉庭来雒少,宣室动馀丰。
琅琅礼乐器,苍璧间璜琮。
酬知长太息,尽出治安胸。
诸臣微不足,帝欲敛其锋。
长沙非赐玦,怀沙岂堪从。
如何终哭泣,以继汨罗踪。
千年悲屈贾,独使二怀逢。
空留鵩鸟赋,永作大钧镛。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的《集雅诗二十首》中的第六首,主题为贾谊。贾谊,西汉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政论家,以其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时政的深刻见解而著称。
诗中开篇“汉庭来雒少,宣室动馀丰”,描绘了贾谊在汉朝初年进入朝廷,虽身处高位却难以施展抱负的境况。接着,“琅琅礼乐器,苍璧间璜琮”两句,以礼乐象征贾谊的才华与理想,同时暗示其遭遇的不公与压抑。
“酬知长太息,尽出治安胸”表达了贾谊对国家治理的深切忧虑和渴望,但又无奈于现实的残酷。“诸臣微不足,帝欲敛其锋”则揭示了君主对贾谊的矛盾态度,既欣赏其才智,又因政治考量而限制其发挥。
“长沙非赐玦,怀沙岂堪从”引用了贾谊被贬至长沙的典故,暗含对其命运的同情与感慨。“如何终哭泣,以继汨罗踪”进一步表达了对贾谊悲剧命运的哀悼,将他与屈原相提并论,强调了其对后世的影响。
最后,“千年悲屈贾,独使二怀逢”总结了贾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使得屈原与贾谊的悲剧成为永恒的话题。“空留鵩鸟赋,永作大钧镛”则以鵩鸟赋(贾谊所作)和大钧镛(古代乐器)的比喻,表达了对贾谊文学成就的肯定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贾谊生平及其作品的回顾,展现了他对时代和社会的深刻洞察,以及其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之间的复杂关系,同时也表达了对这位伟大思想家的深切敬意和惋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