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黍何论莼与菘,怡情桃李绘薰醲。
今来扈跸权教置,可忘螭头珥笔供。
炊黍何论莼与菘,怡情桃李绘薰醲。
今来扈跸权教置,可忘螭头珥笔供。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的《和钱陈群田园杂兴十首书以赐之》系列中的一首,具体为第十首。通过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首句“炊黍何论莼与菘”,诗人以日常的炊饭为引子,将普通的米饭与江南特产莼菜、菘菜相提并论,表达出对简单而自然生活的欣赏。这里“黍”指的是稻米,“莼”和“菘”则是江南地区常见的蔬菜,诗人以这些食材的对比,突出了他对朴实生活的喜爱。
次句“怡情桃李绘薰醲”,进一步描绘了春天桃红柳绿的景象,桃李花开,香气四溢,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怡情”二字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情感状态,他被这春日的美景深深吸引,心情愉悦。
后两句“今来扈跸权教置,可忘螭头珥笔供”,则转而表达了一种对权力与文职的淡然态度。扈跸是指随从皇帝出行,这里可能暗指诗人作为皇帝的身份,但他在享受田园生活的同时,也强调了自己愿意放下权力的束缚,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同时,“螭头珥笔供”可能象征着文官职责,诗人似乎在说,即使拥有这样的职位,也不妨碍他享受田园的乐趣,甚至可以暂时忘却这些责任。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权力与责任的超脱态度,体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
三载徐园住。记缠绵、春衫雪屐,几曾离阻。
又作昭王台畔客,日日旗亭画句。
最难得、他乡欢聚。
眼底独怜君落拓,又何堪,鹃鸟啼红去。
都不信,竟如许。千丝漫理无头绪。
问愁悰、原非只为,渭城朝雨。
如此人还如此别,说甚淩云遭遇。
笑多少、痴儿騃女。
本拟三冬长剪烛,怅今番、旧约成孤负。
和残菊,隔篱语。
六曲银屏矮。晃书签、碧空乍沐,晴光无赖。
料得空山丛桂畔,泼遍朝烟暮霭。
贪结伴、鸣榔欸乃。
箧少青蚨愁雇直,算今年、逋了秋寻债。
还自笑,尔胡惫。老饕僵卧谁能耐。
汩馋涎、湖干大上,肥香筐蟹。
捣就橙齑赊得否,溪友得钱方卖。
笑吟兴、因君都败。
佳节来朝重九是,战西风、破帽今还在。
只愁被,秋阴碍。
日暖莺声细。喜亭亭、依然玉琢,吴宫小字。
暂别红尘刚一载,还傍画楼珠砌。
却又斗、新兴鬟髻。
多少桃腮和杏脸,算旧人、远胜新人丽。
论族望,雒阳魏。看花漫忆当年事。
记人名、一般颜色,几般才艺。
自被子规催去急,零落娇香满地。
拚舞榭、为伊长闭。
若使紫台真再返,笑鸿都、枉用骖鸾计。
花凝笑,又含睇。
一病惊秋暮。暗澹煞、五更青鬓,万山红树。
煎药真长高谊在,结驷连镳相顾。
仆惫矣、诸君无苦。
纵惫此心犹炯炯,试扶吾、一上秋城去。
沙雁落,细如雨。韩园旧日曾歌舞。
有多少、缕金裙子,酒和墨污。
那数三千珠履客,高会春申极浦。
当日事、何人记取。
黔董颀邹今不见,只十围、梅似青铜古。
花尚好,人非故。
入市乘羊暇。乍归向、百花庭院,春衣暗卸。
小与手谈残红径,秋水满眶微泻。
日影碎、剧棋难罢。
争睹宣城真太守,问何人、中正如卿者。
秋善弈,尔其亚。局中有劫凭君打。
莫沈吟、樵夫柯烂,瑶池花谢。
闻道外边风渐竞,一子甚时才下。
休閒煞、春前阵马。
天帝井公方对博,又从来、似弈长安也。
都付与,楸枰话。
双绾同心结。喜今夜、新人二九,残年腊八。
几队纱笼徐引导,光漾黄金跳脱。
何况是、玉人如月。
小捉养娘帘底间,问徐公、城北人争说。
灯下看,果英发。天公更自风流绝。
响琼签、且烦青女,细飘珂雪。
为验谢娘才调好,故把吴盐轻撒。
不须虑、铜舆街滑。
我识李谟吹笛手,但今宵、凤竹休频擪。
枕函上,印红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