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韵赋十诗送赵然然如大都·其五》
《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韵赋十诗送赵然然如大都·其五》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扬雄论立师,始于书一卷。

曾子贯忠恕,本无书可传。

赵子足著述,古今妙贯穿。

考诸领袖间,深衣有表撰。

(0)
注释
扬雄:西汉文学家、哲学家。
立师:确立师道,指学术或品德的榜样。
曾子:孔子弟子,以忠恕闻名。
忠恕:儒家伦理,忠诚待人,宽恕他人。
赵子:未指明具体人物,可能是代称。
深衣:古代儒者常穿的服装,象征谦逊和简朴。
表撰:显著的著作,指有影响力的作品。
翻译
扬雄主张以师道为立身之本,他的思想最初体现在一本书中。
曾子以忠诚和宽恕为根本,但这种美德无需文字记载就能传承。
赵某人著作丰富,他的学识古今贯通,堪称妙笔生花。
在众多杰出人物中考察,他像穿深衣的人一样,有着显著的著作成就。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方回所作,名为《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韵赋十诗送赵然然如大都(其五)》。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朋友赵然然如大都的崇高评价和深厚情谊,以及对书籍知识的高度重视。

首句“扬雄论立师,始于书一卷”表明了古代学者扬雄对于建立师承关系的重要性,从一本书开始。第二句“曾子贯忠恕,本无书可传”则提及曾参(曾子的父亲)虽以忠恕闻名,但没有留下书籍可供后人学习,体现了儒家重视口授和行为的教育理念。

接着,“赵子足著述,古今妙贯穿”指的是赵然然如大都不仅有着深厚的学问,而且能够将古代与现代的知识融会贯通,著作丰富多样。最后一句“考诸领袖间,深衣有表撰”则是在赞扬赵子的才华和影响力,即使在领导者中,他的才能和文章也同样出类拔萃。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朋友学问的称颂,以及书籍知识传承的重视,展现了诗人对于学术成就和个人友谊的珍视。方回在这里不仅是送别,而且是在肯定和推崇赵然然如大都的学识与才华,体现了古代士人之间的情谊和相互支持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同成都尹吴仲庶运判韩持正会饮

宦游鲜宁居,未定即奔走。

踰年官岷峨,较昔已云久。

所喜风物繁,联职多旧友。

平生道义心,相期各白首。

公馀事招寻,谈笑共尊酒。

时方积雨歇,凉气生户牖。

红蕊照平池,苍烟羃高柳。

清欢正萧散,离思已纷纠。

后遇复何乡,此乐能再不。

念初抚遐氓,力薄颜亦厚。

饱历风波危,仅脱虎狼口。

何当挂尘冠,杖屦醉林薮。

俯仰适所愿,荣利亦何有。

世故浩难必,逍遥慕庄叟。

(0)

会师宰

忆昨相逢际,风喧洛城春。

芳菲供愁眼,衣袂偕京尘。

艰难各之适,会合宁逡巡。

君归来何时,我约赴无因。

自此还相望,渴臆生埃尘。

晚岁留故丘,山村寂无邻。

落日送樵牧,苍烟起荆榛。

季弟自城至,开颜慰天伦。

遽言长者车,相过止来晨。

兹遇出意表,俟迎屡冠巾。

寒途马历历,幽扉犬狺狺。

野夫竞走报,似能喜佳宾。

空堂揖颜色,和气相氤氲。

开尊共灯烛,笑语何谆谆。

朝游禹门寺,暮历清伊滨。

危龛俨金像,远波舒翠鳞。

石楼最清绝,就宿同裯茵。

滩声夜逾急,天然谢韶钧。

閒淡尽物理,至乐还天真。

人生足羁束,此会尤难频。

所期道义心,白首长相亲。

(0)

华种有生姓,因地华生生。

大缘与性合,当生生不生。

(0)

和杨褒早春二首·其一

雪色留寒风弄和,新阳浅浅故阴多。

池冰渐尽泉初洁,径草犹微菊未莎。

归雁声音矜久客,晴云意态似妖娥。

杖藜穷巷贫非惫,隐几衡门啸也歌。

身外閒愁从拨弃,眼前诗景得遮罗。

亦知白发非春事,老伴相寻奈我何。

(0)

送张器著作

长裾欲敝二毛侵,他日闻君东武吟。

骐骥老成方得路,梧桐焦尾始知音。

蓬莱著作芸香馥,楚泽弦歌笛竹深。

七十封侯殊未晚,相看感激壮夫心。

(0)

衰羸

衰羸因底病相和,留滞俄然去日多。

却是天怜令寿考,任从人会作风波。

宽心总与欢欣受,述意无妨慷慨歌。

更有南华书数纸,鹏声蜗角奈渠何。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