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知经史深相误,两鬓垂丝百事休。
受业几多为弟子,成名一半作公侯。
前时射鹄徒抛箭,此日求鱼未上钩。
竹里断云来枕上,岩边片月在床头。
过庭急雨和花落,绕舍澄泉带叶流。
缅想远书聆鹊喜,窥寻嘉果觉猿偷。
旧诗改处空留韵,新酝尝来不满篘。
阮瑀如能问寒馁,风光当日入沧洲。
岂知经史深相误,两鬓垂丝百事休。
受业几多为弟子,成名一半作公侯。
前时射鹄徒抛箭,此日求鱼未上钩。
竹里断云来枕上,岩边片月在床头。
过庭急雨和花落,绕舍澄泉带叶流。
缅想远书聆鹊喜,窥寻嘉果觉猿偷。
旧诗改处空留韵,新酝尝来不满篘。
阮瑀如能问寒馁,风光当日入沧洲。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隐居生活的平淡与自得,以及对往昔岁月的一种缅怀和反思。开篇即以"岂知经史深相误,两鬓垂丝百事休"表达了一种历史书写的不确定性和个人年华老去、心无牵挂的情感。
接着,"受业几多为弟子,成名一半作公侯"似乎是在反思自己曾经的学业与仕途的经历,但这些都已成为过去。下两句"前时射鹄徒抛箭,此日求鱼未上钩"则更深化了这种对比,表明诗人现今已经放弃了往昔的雄心壮志,只是在山中过着平静无为的生活。
接下来,"竹里断云来枕上,岩边片月在床头"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山居景象,诗人似乎已经融入了大自然之中,与自然和谐共生。紧接着的"过庭急雨和花落,绕舍澄泉带叶流"则展现了山中的季节变换与生机盎然。
在"缅想远书聆鹊喜,窥寻嘉果觉猿偷"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往昔记忆的怀念,以及对自然界中小动物行为的观察,这些都体现了诗人的闲适与宁静的心境。
随后,"旧诗改处空留韵,新酝尝来不满篘"表达了一种文学创作上的自我反思和对美好生活的享受。最后,"阮瑀如能问寒馁,风光当日入沧洲"则是诗人对朋友的关心与记忆,以及对曾经美好的时光的追怀。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过去、山居生活与往昔仕途,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自在飞花的精神状态。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