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駃车驱起路尘,傍山阴翳作春温。
东风欲放萌芽动,已有疲牛啮烧痕。
马駃车驱起路尘,傍山阴翳作春温。
东风欲放萌芽动,已有疲牛啮烧痕。
这首诗描绘了金代诗人党怀英在郊外行进时所见的生动景象。首句“马駃车驱起路尘”,以动态的画面展现了马车疾驰的情景,尘土飞扬,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接着,“傍山阴翳作春温”一句,通过山的阴面与温暖的春日形成对比,暗示了春天的到来,同时也为后面的景象铺垫了背景。
“东风欲放萌芽动”描绘了春风拂过,万物复苏的场景,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力量,让大地上的植物开始生长,充满了生命力。“已有疲牛啮烧痕”则通过一头疲惫的老牛正在啃食被火烧过的痕迹,侧面反映了农事活动的繁忙与艰辛,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面。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还蕴含了对劳动人民辛勤付出的赞美,以及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诗人成功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融合在一起,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旋出巫峰,乍收秦岭,秋来无限轻盈。
遮溪白,傍山青。汀洲荻花如雪,隔水相看分外明。
独有愁人,虚窗深院,相对愁生。
天孙巧锦堪称,问多少、功夫织得成。
蜀绮轻匀,吴绫细密,自费心情。
天末怀人,江干惜别,望去应知泪暗倾。
一夕风高,残鳞断羽,何处飘零。
斜阳淡淡波纹皱,短短苏堤柳。
柳边谁说是苏家,一点秋坟满地落秋花。
西湖岁岁芙蓉老,多少才人吊。
不知谁更吊才人,惟有寒虫细细咒黄昏。
乍暖轻寒,原来是清明时节。
但一例繁华过了,便成消歇。
盖地梨花幽巷晚,漫天新柳红楼月。
最苦是恨极忆前欢,难收拾。
年来事,心头切,人间恨,无时绝。
道春残一半,花还堪折。
莫惜芳菲留不住,明年暗祝空枝发。
恐怕是未敢向人啼,背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