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朱主簿四首·其三》
《和朱主簿四首·其三》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耄矣犹耽学,天乎不背师。

仅馀芭受业,曾许赐言诗。

鲁兀存尊足,虞翻乏媚姿。

回头谢房魏,努力辅明时。

(0)
注释
耄矣:年老。
耽学:沉迷于学习。
天乎:老天。
背师:背弃老师。
芭受业:继承学业。
曾许:曾经期望。
赐言诗:教诲和诗歌。
鲁兀:像鲁国的孔子。
尊足:尊敬师长。
虞翻:历史人物,以学问著称。
乏媚姿:没有讨人喜欢的姿态。
谢:告别。
房魏:指房玄龄和魏征,唐朝名臣。
明时:清明的时代,指国家需要贤才的时候。
翻译
年迈还痴迷于学习,老天啊,请不要背弃老师。
只剩下我继承学业,曾经期望得到您的教诲和诗歌指导。
像鲁国的孔子尊敬师长,虞翻却没有讨人喜欢的姿态。
转过头去告别房、魏两位,我决心努力在明时辅佐国家。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属于中唐以后文人词风格。全诗采用了对仗工整的五言绝句形式,语言凝练,意境深远。

"耄矣犹耽学,天乎不背师"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学习和尊师之道的态度。"耄矣"即是勤勉不息的意思,而"犹耽学"则指持续不断地求学;"天乎"表示对天命或自然规律的顺应,"不背师"则强调了对老师言传身教的尊重和坚守。诗人通过这种方式展现了一种深厚的敬师之情和终身学习的决心。

"仅馀芭受业,曾许赐言诗"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学术追求与文学创作。在这里,"仅馀芭"形容时间短暂,可能是指在老师指导下的学习时光有限;而"受业"则表明接受知识和教诲的过程。"曾许赐言诗"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自己能得到赋予文学才能这一点感到欣慰。

"鲁兀存尊足,虞翻乏媚姿"两句中,"鲁兀存尊足"可能是指对古代圣贤或师长的尊崇,而"虞翻乏媚姿"则可能是形容某种美好而难以捕捉的风采。这里的意象丰富,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文化遗产和高尚情操的赞赏。

最后两句"回头谢房魏,努力辅明时"则体现出了诗人对过往恩师的感激之情以及当前为辅佐明主而努力的决心。"回头谢房魏"可能是在感念历史上一些贤良的辅政大臣,而"努力辅明时"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效仿前贤,为当今之世尽一份力。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学问和文学才华,更透露出了一种深厚的文化自信和历史使命感,是一篇集敬师、求学、赞美与决心于一体的佳作。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孙元忠寄示种竹诗戏以二十篇答·其五

幽偏得自怡,种竹交加翠。

雨露之所濡,成长容何易。

叶密鸣蝉稠,啅雀争枝坠。

客思回林坰,萧疏外声利。

(0)

秋晚怀晦之

宿鸟窥檐日渐昏,徘徊顾视少埃氛。

高槐结阵鸣秋雨,叠嶂争豪出暝云。

愁病巑岏谁省我,笑谈磊落独怜君。

遥思静坐西窗下,只与何人治典坟。

(0)

清夜

夜久景逾清,行吟到小亭。

梨花带明月,银汉淡疏星。

渡水渔歌远,巡山鬼火青。

此时尘虑息,豁若醉初醒。

(0)

和酬介之

笔刃词锋剑戟稠,千金明月暗相投。

君鸡已勇誇长嘴,我豕徒劳诧白头。

清似愁中闻玉笛,美如饥后嘬兰羞。

伯牙未老钟期在,再写孤音漫继酬。

(0)

里伏驿

去家一日已思家,浩渺归期未有涯。

满眼春风最多恨,无言似笑小桃花。

(0)

寄常父二首·其二

不得家书又几朝,思亲梦断不堪招。

欲归每恨川途远,久客空惊岁月消。

雪意尚浓云黯淡,角声吹绝晚萧条。

相看惟有兄相近,回首时能慰寂寥。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