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十九首·其十》
《偈十九首·其十》全文
宋 / 释守卓   形式: 偈颂

释迦掩室,过犯弥天。维摩杜词,自救不了。

如何如何,口门太小。

(0)
鉴赏

这首诗出自宋代禅宗诗人释守卓的《偈十九首》之十,以“口门太小”为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反讽的手法,探讨了修行与言语之间的关系。

“释迦掩室,过犯弥天”,开篇即引用了佛陀隐居修行的故事,暗指在修行的过程中,即使面对巨大的过失或罪孽,也需要通过内心的反省和修行来弥补。这里的“弥天”形容过失之大,形象地展示了修行者面临的挑战。

“维摩杜词,自救不了”,接着提到维摩诘菩萨的故事,维摩诘以智慧和慈悲自度度人,但此处强调的是,即便是智慧如维摩诘,也难以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所有问题。这反映了修行之路的复杂性和自我救赎的局限性。

“如何如何,口门太小”,最后的这句话是全诗的核心,以“口门太小”比喻修行者在言语上的限制,暗示了在修行过程中,言语的力量有限,真正的改变和解脱往往需要超越语言的束缚,通过更深层次的心灵感悟和实践来实现。这句话既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也是对读者的一种启发,鼓励人们在修行的路上,不仅要注重言语的表达,更要深入内心,寻求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实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修行与言语的关系,以及在修行过程中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思考和应对方式,富有启示意义。

作者介绍

释守卓
朝代:宋

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鉴勤禅师请居第一座。后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
猜你喜欢

华亭百咏·其十陆机茸

二陆为童日,驱驰屡忘归。

至今桑柘响,禽鸟尚惊飞。

(0)

四安道中所见·其二十一

支离病骨倦泥行,拟向蓬窗睡到明。

绕鬓秋蚊故相恼,更求底物是亲情。

(0)

孤馆深沈

琼英雪艳岭梅芳。天付与清香。

向腊后春前,解压万花,先占东阳。

拟待折、一枝相赠,奈水远天长。

对妆面、忍听羌笛,又还空断人肠。

(0)

元英折惠柚花

白玉繁花五叶芳,春风吹尽洞庭霜。

河西道眼分明处,识破此中知见香。

(0)

点绛唇

轻艳盈盈,相逢曾向寒溪路。惜飘零处。

无计禁春雨。素影参差,人在琼城步。危阑暮。

年光催度。特地香风住。

(0)

乌夜啼

剪胜迎春后,和风入律频催。

前回下叶飞霜处,红绽一枝梅。

正遇时调玉烛,须添酒满金杯。

寻芳伴侣休闲过,排日有花开。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