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翠帘山天湖》
《翠帘山天湖》全文
明 / 林鸿   形式: 古风

翠帘高凌天,峰麓旷且平。

何年此蟠龙,遂成秋水泓。

呼吸纳元气,溟濛变阴晴。

云雷地中起,日月波上生。

上有空僧巢,岩栖炼神形。

寥寥水月观,洞见心胸明。

我昔凌天梯,恍若登赤城。

浮杯动松影,发笑回天声。

从兹便高举,永极云霞情。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uìliánshāntiān
míng / lín鸿hóng

cuìliángāolíngtiānfēngkuàngqiěpíng

niánpánlóngsuìchéngqiūshuǐhóng

yuánmíngméngbiànyīnqíng

yúnléizhōngyuèshàngshēng

shàngyǒukōngsēngcháoyánliànshénxíng

liáoliáoshuǐyuèguāndòngjiànxīnxiōngmíng

língtiānhuǎngruòdēngchìchéng

bēidòngsōngyǐngxiàohuítiānshēng

cóng便biàngāoyǒngyúnxiáqíng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林鸿的《翠帘山天湖》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首句“翠帘高凌天”以生动的比喻,写出了山峰之高,仿佛绿色的窗帘直插云霄。接下来,“峰麓旷且平”描绘了山脚下的开阔和平静,与上句形成对比,展现出山势的层次。

“何年此蟠龙,遂成秋水泓”暗含历史沧桑,想象山峰如龙盘踞,经过岁月变迁,化为清澈的秋水湖泊。诗人通过“呼吸纳元气,溟濛变阴晴”进一步渲染湖面的神秘和气象万千,暗示其与自然界的紧密联系。

“云雷地中起,日月波上生”运用夸张手法,描绘湖面波光粼粼,如同云雷在地下涌动,日月在水面升起,展现了湖光山色的奇幻景象。接着,诗人引入“空僧巢”和“岩栖炼神形”,增添了禅意和超脱的氛围。

“寥寥水月观,洞见心胸明”表达了诗人在此处的内心感悟,通过静观水月,心灵得到了净化和洞察。最后两句“我昔凌天梯,恍若登赤城”回忆自己曾攀登此山的壮志,而“浮杯动松影,发笑回天声”则寓言超脱尘世的逍遥。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翠帘山天湖的自然之美,同时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和哲理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林鸿
朝代:明

林鸿,明洪武十六年(1383)前后在世。字子羽,福建福清县城宏(横)街人。洪武初年,以《龙池春晓》和《孤雁》两诗得到明太祖赏识,荐授将乐训导,洪武七年(1374年)拜礼部精膳司员外郎。年未四十自免归。善作诗,诗法盛唐,为“闽中十才子”之首。诗法盛唐,书临晋帖,殆逼真矣,惜惟得其貌。《福清县志·人物志》记载:“……先朝遗老如吴海、陈亮辈皆极推许。
猜你喜欢

饭罢碾茶戏书

江风吹雨暗衡门,手碾新茶破睡昏。

小饼戏龙供玉食,今年也到浣花村。

(0)

邻人送菰菜

张苍饮乳元难学,绮季餐芝未免饥。

稻饭似珠菰似玉,老农此味有谁知。

(0)

蔬园杂咏五首·其二芜菁

往日芜菁不到吴,如今幽圃手亲锄。

凭谁为向曹瞒道,彻底无能合种蔬。

(0)

社日小饮

社日西风吹角巾,一尊彊醉汝江滨。

杏梁燕子还堪恨,归去匆匆不报人。

(0)

即事六首·其五

了事如何省事奇,无心始觉有心痴。

三更急雨打窗破,正是拥炉危坐时。

(0)

冻坐

湖海凄凉地,风霜惨淡天。

吾其去道近,无酒亦陶然。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