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历杉阴入草堂,老僧相见似相忘。
吟多几转莲花漏,坐久重焚柏子香。
鱼惯斋时分净食,鸽能闲处傍禅床。
云林满眼空羁滞,欲对弥天却自伤。
戚历杉阴入草堂,老僧相见似相忘。
吟多几转莲花漏,坐久重焚柏子香。
鱼惯斋时分净食,鸽能闲处傍禅床。
云林满眼空羁滞,欲对弥天却自伤。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佛寺生活图景。"戚历杉阴入草堂",开篇便设定了一个幽深清凉的环境,杉树的影子似乎在随风轻拂过草堂,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老僧相见似相忘"则透露出诗人与寺中老僧之间淡然的交往,他们彼此相见,却又仿佛已经忘记了世间的纷扰。
接下来的"吟多几转莲花漏,坐久重焚柏子香"展示了时间在这里流逝的特有方式。吟诗、观赏莲花形状的水漏,都是对时间流逝的一种体验。而重复焚烧柏树制成的香料,则是为了保持一种禅定的心境。
"鱼惯斋时分净食,鸽能闲处傍禅床"这两句描写了寺中僧人的日常生活。鱼形状的斋钟报时,提醒着人们按时进食,而鸽鸟在禅房旁边悠闲地栖息,显现出一种与世无争的宁静。
最后,"云林满眼空羁滞,欲对弥天却自伤"则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景观时的心境。云雾缭绕于林间,让人感觉到一种心灵上的困顿和迷茫,但当想要倾诉这份感慨给天空时,却又感到一阵心痛,因为这种情感似乎无处安放。
整首诗通过对寺院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平静的向往。
单衾寒引画龙声。
雨初晴。
月微明。
竹外溪边,低见一枝横。
澹月疏花三四点,尚春浅,早相看、似有情。
夜来袖冷暗香凝。
恨半销,酒半醒。
靓妆照影,未堪整、雪艳冰清。
只恐不禁、愁绝易飘零。
待得南楼三弄彻、君试看,比从前、更瘦生。
调冰弄雪,想花神清梦,徘徊南土。
一夏天香收不起,付与蕊仙无语。
秀入精神,凉生肌骨,销尽人间暑。
称轩悉绝,惜花还胜儿女。
长记歌酒阑珊,开时向晚,笑浥金茎露。
月浸栏干天似水,谁伴秋娘窗户。
困殢云鬟,醉欹风帽,总是牵情处。
返魂何在,玉川风味如许。
谁似花翁,长年湖海,蹇驴弊裘。
想江尘醉帽,青楼歌扇,挥金谈笑,惜玉风流。
吴下阿蒙,江南老贺,肯为良田二顷谋。
人间世,算到头一梦,蝼蚁王侯。
悠悠。
吾道何求。
况白首相逢说旧游。
记疏风淡月,寒灯古寺,平章诗境,分付糟丘。
聚散抟沙,炎凉转烛,归去来兮万事休。
无何有,问从前那个,骑鹤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