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南华外篇述以四言十五章·其四在宥》
《读南华外篇述以四言十五章·其四在宥》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祃]韵

寄身物上,以宥天下。无瘁无欣,万物乃亚。

毗阴毗阳,四时则差。溯本穷源,黄唐始架。

师兵既行,放流莫赦。自兹以来,日月光泻。

施及三王,八宇群诧。遂有时君,礼凭法藉。

赏罚匈匈,善恶同怕。椎凿桁杨,满衢塞坝。

上倚诛锄,民工诅骂。因有儒墨,无媒口嫁。

贾义沽仁,攘臂穿胯。甚矣蚩蚩,遭时叱咤。

尔则贤乎,夫我不暇。我闻在昔,空同枉驾。

至道之门,明窈之舍。慎内闭外,长生久贳。

守一居和,不跂不跨。鸿蒙雀跃,云将远迓。

愿闻一言,而物自化。兽皆游日,鸟毋鸣夜。

自时厥后,喜誇乐诈。独有谁希,众同或谢。

公为蹠桀,岂分王霸。以国倖侥,使民炮炙。

其君不疑,其臣不讶。人国既倾,尔身亦罢。

安得皇初,复我春夏。玄珠日存,天宝何价。

(0)
鉴赏

此诗《在宥》出自明代学者郭之奇之手,以四言形式展开,共十五章,旨在阐述对庄子《南华经》中“在宥”思想的理解与感悟。

诗中开篇即提出“寄身物上,以宥天下”,强调了个体与天下的和谐共处,主张通过宽容与包容来治理天下,不以个人情感为出发点,而是追求万物的和谐与平衡。接着,诗人进一步阐述了自然界的规律与人类社会的秩序,指出四季更替、阴阳调和是自然界的基本法则,而黄帝与唐尧时期则是人类社会遵循这些法则的典范。

随后,诗文转向对历史的反思,提及战争与刑罚的残酷,以及礼法制度的运用,强调赏罚分明对于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性。然而,诗人也揭示了权力滥用、百姓苦难的现实,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忧虑。在此背景下,诗人提出了儒家与墨家思想的对比,以及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定位,批判了某些时代君主的暴政与不公,呼吁保持内心的清明与道德的坚守。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希望回归到自然与道德的和谐状态,兽类能够自由地活动于白天,鸟类在夜晚保持沉默,象征着一个充满生机与宁静的社会。同时,诗人也意识到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以及个人在复杂社会中的无力感,最终以对恢复自然与和谐状态的渴望结束全诗。

整体而言,《在宥》体现了郭之奇对庄子哲学的深刻理解与个人对理想社会的追求,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社会、自然与人性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破虏凯歌二十四首·其十一

只凭信誓画山河,二十馀年两国和。

解道渝盟甘踣国,若为轻信马韩哥。

(0)

道中有感

远程已过经行处,别有逶迤古道存。

寺已寂寥犹有殿,水才穷尽又逢村。

一株枯木人分路,十里飞花客过门。

必竟悉依生处乐,不知何事别家园。

(0)

点绛唇·其二

醉上兰舟,羡他沙暖鸳鸯睡。月波金碎。

愁海深无底。太守新词,解释无穷意。高歌起。

浮云闲事。浑付烟中翠。

(0)

次韵阎刑部才元杨梅

炎官伞照涛江红,五月献果明光宫。

越人一枝古所重,蜀无他杨谱则同。

玄珠更将赤水浴,流火呈祥复王屋。

不伴长安黑弹丸,杀吏惊人寒起粟。

新诗字字含芳鲜,大书遗我敦同年。

请君速访天竺老,食白追继仇池仙。

(0)

立春帖子·其四太上皇帝阁

□□□□□□□,□□□□□□□。

□□一声争理鬓,官家来奉万年卮。

(0)

凌阁学挽诗二首·其二

圣上开皇极,炎兴纂异书。

苍葭依玉树,清水映污渠。

自尔音尘隔,思公岁月除。

佳城空在望,无路祖丧车。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