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落花·其一》
《落花·其一》全文
明 / 羽素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一自相从十八姨,春山游遍故枝移。

扑帘时助娇娥绣,点砚常窥骚客诗。

国色尚存衣带引,清香不改月明知。

蝶来北苑蜂南去,谁向楼头话别离。

(0)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落花的美丽与哀愁。首联“一自相从十八姨,春山游遍故枝移”运用拟人手法,将落花比作十八姨,生动地展现了落花随春山游历,从一枝移至另一枝的情景,充满了生机与流转之美。

颔联“扑帘时助娇娥绣,点砚常窥骚客诗”进一步描绘了落花的动态美,它时而轻盈地扑向帘幕,仿佛在帮助女子绣花;时而在砚台上留下点点痕迹,窥视文人骚客的诗篇,既表现了落花的灵动,也暗示了它与人类文化的密切联系。

颈联“国色尚存衣带引,清香不改月明知”则转向对落花内在美的赞美。即使落花凋零,其国色天香犹存,衣带般的花瓣轻轻飘落,仍能吸引人们的目光;而其清雅的香气,即便是在月光下也能被感知,体现了落花虽逝,但其美好品质永存。

尾联“蝶来北苑蜂南去,谁向楼头话别离”以蝴蝶和蜜蜂的活动为喻,表达了落花与自然界其他生物的互动,同时也暗示了落花的离散与别离之感。最后,诗人提出疑问:“谁向楼头话别离?”将读者引入对落花命运的深思之中,引发人们对生命短暂、自然循环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落花的美丽与哀愁,以及其与自然、文化之间的深刻联系,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羽素兰
朝代:明   字:静和   籍贯:明末   生辰:?—1627

(?—1627)明末人。籍贯不详,或云吴人,名孺,字静和。解音律,自以为得羽声,遂以羽为氏。能书,善画兰,故又以素兰自号。嫁后不得意,著《沤子》十六篇以明志。春秋佳日,或跨骑行游,或扁舟自放,游迹遍吴越。天启七年九月为人杀害。
猜你喜欢

过潘七丈山亭赋赠

旧酿黄花酒,新开紫竹亭。

干杯浮大白,五岳佩真形。

晚日明高树,春云覆远汀。

家传射雉赋,客问养鱼经。

天爵怀高尚,仙衣拂杳冥。

嵇康悲寡识,阮籍笑长醒。

砌下回溪碧,门前叠嶂青。

茫茫此尘世,谁识少微星。

(0)

送人往长白·其二

天将长白作长城,东界龙荒接北平。

万里沙含黄雪影,半空风乱黑松声。

鱼皮衣服关前部,雕羽穹庐岛上兵。

汝向林间寻楛矢,射生知有野人迎。

(0)

张馀庵先生年六十有九七十有七八十八十有四时皆生一子今己巳八十有五矣诗以寿之

老蚌偏于珠子宜,七旬生到九旬时。

张苍日日餐香乳,方朔年年娶小姬。

几树白华芳子舍,一群雏凤引原枝。

真仙咫尺须瞻拜,肉角峨峨复秀眉。

(0)

松柏

松柏平生耐岁寒,身存不敢怨艰难。

斑衣楚国师莱子,皂帽辽东学幼安。

孔雀珠毛忧雨湿,梅花玉骨畏霜残。

枝枝不少笼葱竹,更向罗浮采钓竿。

(0)

稚子

身并琴床渐欲高,摩挲髻子爱蒲桃。

花篮香满鲜龙眼,绣袄寒生小凤毛。

大帻只须逢帝子,多金何必与儿曹。

葩经上口关雎熟,客至凭渠劝浊醪。

(0)

又答其弟仲夔·其一

扬鞭几日别京华,吴下争看白鼻騧。

剑客多生荆楚地,骚辞更在大夫家。

同将孝友光南海,独惜英雄老紫霞。

兄弟六龙君第二,趋庭万里慰公沙。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