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太湖舟中望洞庭诸山》
《太湖舟中望洞庭诸山》全文
清 / 吴铭道   形式: 古风

今朝震泽行,动荡玻璃色。

四万八千顷,浮天杳无极。

东西洞庭山,缥窈如泼墨。

与我相周旋,招之不可即。

冉里那复返,毛公久灭迹。

可怜水犀甲,石蕝化深碧。

更闻此山中,幽人无岁历。

老死不出山,何由识兵革。

回头笑句践,藉手妇人力。

一朝良弓藏,解使大夫惑。

去去不足道,此水可亡国。

(0)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吴铭道的《太湖舟中望洞庭诸山》描绘了诗人乘船在太湖上所见的壮丽景色和对历史沉思的结合。首句“今朝震泽行”点明了时间与地点,接着“动荡玻璃色”以比喻手法形容湖面的波光粼粼,如同玻璃般清澈。诗人感叹湖面广阔,“四万八千顷,浮天杳无极”,展现出太湖浩渺的气势。

接下来,诗人将视线转向远处的洞庭山,“东西洞庭山,缥缈如泼墨”,运用生动的色彩描绘,形象地刻画出山峰的朦胧之美。他感慨自己与美景虽近在咫尺,却“招之不可即”,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距离的遥远。

诗人又提及历史人物毛公的消失,“冉里那复返,毛公久灭迹”,借古寓今,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随后,他提到水犀甲和石蕝化为碧绿,暗指岁月的侵蚀和自然的力量。

诗中还提及山中的隐士,他们“老死不出山,何由识兵革”,反映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世隔绝。诗人借此批评勾践的忘恩负义,讽刺其“一朝良弓藏”,导致功臣受疑。最后,诗人以“去去不足道,此水可亡国”作结,警示人们勿因眼前的美景而忘却历史教训,暗示了水能成为国家兴衰的关键。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怀,寓言深刻,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吴铭道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送蔡十二之海上(时在卫中)

黯然何所为,相对但悲酸。
季弟念离别,贤兄救急难。
河流冰处尽,海路雪中寒。
尚有南飞雁,知君不忍看。

(0)

同崔员外、綦毋拾遗九日宴京兆府李士曹

今日好相见,群贤仍废曹。
晚晴催翰墨,秋兴引风骚。
绛叶拥虚砌,黄花随浊醪。
闭门无不可,何事更登高。

(0)

留上李右相(一作奉赠李右相林甫)

风俗登淳古,君臣挹大庭。
深沉谋九德,密勿契千龄。
独立调元气,清心豁窅冥。
本枝连帝系,长策冠生灵。
傅说明殷道,萧何律汉刑。
钧衡持国柄,柱石总朝经。
隐轸江山藻,氛氲鼎鼐铭。
兴中皆白雪,身外即丹青。
江海呼穷鸟,诗书问聚萤。
吹嘘成羽翼,提握动芳馨。
倚伏悲还笑,栖迟醉复醒。
恩荣初就列,含育忝宵形。
有窃丘山惠,无时枕席宁。
壮心瞻落景,生事感浮萍。
莫以才难用,终期善易听。
未为门下客,徒谢少微星。

(0)

同熊少府题卢主簿茅斋(庐兼有人伦)

虚院野情在,茅斋秋兴存。
孝廉趋下位,才子出高门。
乃继幽人静,能令学者尊。
江山归谢客,神鬼下刘根。
阶树时攀折,窗书任讨论。
自堪成独往,何必武陵源。

(0)

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一作塞上闻笛)

胡人吹笛戍楼间,楼上萧条海月闲。
借问落梅凡几曲,从风一夜满关山。

(0)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 魏太子

小序建安末,余时在邺宫,朝游夕燕,究欢愉之极。
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
今昆弟友朋,二三诸彦,共尽之矣。
古来此娱,书籍未见,何者?
楚襄王时有宋玉、唐景,梁孝王时有邹、枚、严、马,游者美矣,而其主不文;汉武帝徐乐诸才,备应对之能,而雄猜多忌,岂获晤言之适?
不诬方将,庶必贤于今日尔。
岁月如流,零落将尽,撰文怀人,感往增怆。
其辞曰:百川赴巨海,众星环北辰。
照灼烂霄汉,遥裔起长津。
天地中横溃,家王拯生民。
区宇既涤荡,羣英必来臻。
忝此钦贤性,由来常怀仁。
况值众君子,倾心隆日新。
论物靡浮说,析理实敷陈。
罗缕岂阙辞?
窈窕究天人。
澄觞满金罍,连榻设华茵。
急弦动飞听,清歌拂梁尘。
何言相遇易,此欢信可珍。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