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怀·其二》
《杂怀·其二》全文
明 / 王廷相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临秋河汉仄,三五明月光。

独坐念婉娈,佳人杳难忘。

绮阁翠羽闼,玉井黄金床。

忆昔奉君欢,徘徊令心伤。

鸿鸟飞南征,浮云随风翔。

岂无尺书札,天远不得将。

登高散郁抑,旷野何茫茫。

赖有游梦魂,聊以慰中肠。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秋夜银河倾斜,明月高悬的情景,内心涌起对远方佳人的思念之情。诗中的“临秋河汉仄,三五明月光”两句,运用了自然景象来渲染情感氛围,银河倾斜,明月如洗,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夜晚景象。

接着,“独坐念婉娈,佳人杳难忘”表达了诗人独自一人时对佳人的深深怀念,即使佳人远在天边,思念却难以忘怀。这种情感的表达,细腻而真挚,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深情。

“绮阁翠羽闼,玉井黄金床”描绘了诗人想象中佳人所在的华丽居所,通过这些富有象征意义的词汇,进一步强化了对佳人的美好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忆昔奉君欢,徘徊令心伤”回忆起往日与佳人的欢乐时光,如今却只能徘徊于思念之中,心中充满了哀愁。这种对比手法,使得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

“鸿鸟飞南征,浮云随风翔”以自然界的景象比喻人生的漂泊不定,暗示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与感慨。同时,也寄托了对远方佳人的牵挂与期待。

“岂无尺书札,天远不得将”表达了诗人想要通过书信传达思念之情,但因距离遥远而无法实现的愿望,体现了通信不便时代人们情感交流的局限性。

“登高散郁抑,旷野何茫茫”描述了诗人登高望远,试图排解心中的郁闷,但看到的是广阔而空旷的田野,心情依旧难以释怀。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和对现实的无奈。

最后,“赖有游梦魂,聊以慰中肠”表达了诗人虽然现实中无法与佳人相聚,但仍然寄希望于梦境,以此来慰藉内心的孤独与思念。这种对梦境的寄托,既是对现实的妥协,也是对美好情感的执着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诗人面对离别与思念时的复杂心理状态,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远方佳人的深切怀念。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作者介绍
王廷相

王廷相
朝代:明   字:子衡   号:浚川   籍贯:河南仪封(今兰考)   生辰:1474-1544

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号浚川,世称浚川先生,河南仪封(今兰考)人,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王廷相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 。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猜你喜欢

失调名

恐将脂粉均妆面,羞被狂毫抹污来。

(0)

林钟商小品·其一

正天气凄凉,鸣幽砌,向枕畔、偏恼愁心,尽夜苦吟。

(0)

抚州被推昭雪荅陆太祝三首·其三

春风旅馆长庭芜,俯首低眉一老夫。

已对铁冠穷事本,不知廷尉念冤无。

(0)

元日楼前观仗·其二

曈曈初日照楼台,漠漠祥云雉扇开。

星驻冕旒三殿晓,云翻珠翠六宫来。

山呼圣寿烟霞动,风转金章鸟兽回。

欲识普恩无远近,万方欢忭一声雷。

(0)

恭禧皇太后挽歌词三首·其二

月落娥兼隐,宫空后岂还。

衔哀穷地界,亲莅泣天颜。

旧住留丹药,新陵在碧山。

国人伤莫及,应只咏关关。

(0)

蒲中霁后晚望

河边霁色无人见,身带春风立岸头。

浊水茫茫有何意,日斜还向古蒲州。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