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予以长庆二年冬十月到杭州明年秋九月始与范阳卢贾汝南周元范兰陵萧悦清河崔求东莱刘方舆同游恩德寺之泉洞竹石籍甚久矣及兹目击果惬心期因自嗟云到郡周岁方来入寺半日复去俯视朱绶仰睇白云有愧于心遂留绝句》
《予以长庆二年冬十月到杭州明年秋九月始与范阳卢贾汝南周元范兰陵萧悦清河崔求东莱刘方舆同游恩德寺之泉洞竹石籍甚久矣及兹目击果惬心期因自嗟云到郡周岁方来入寺半日复去俯视朱绶仰睇白云有愧于心遂留绝句》全文
唐 / 白居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云水埋藏恩德洞,簪裾束缚使君身。

暂来不宿归州去,应被山呼作俗人。

(0)
注释
云水:指云雾缭绕的山水,象征隐居或远离尘世的地方。
恩德洞:此处可能指有深厚情感或恩惠的所在,或者是一个具体的地名。
簪裾:簪是古代男子束发用的簪子,裾是衣襟,这里代指官服,象征官场身份和束缚。
使君:对地方官员的尊称。
归州:地名,可能是诗人或使君要去的地方。
山呼:像山一样呼唤,形象表达人们对归隐的向往,或指山中人的热情呼唤。
俗人:指世俗之人,与山中隐士相对,暗示生活忙碌,未能超脱尘世。
翻译
云雾缭绕的山水隐藏着深深的恩情,官服束缚了你的自由,使你无法随心所欲。
短暂的停留未能住宿便离开归州,恐怕会被山中的人称为世俗之人。
鉴赏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对恩德寺之泉洞的深情投入,以及与朋友们游历时的情景。其中“云水埋藏恩德洞,簪裾束缚使君身”两句通过生动的比喻,将恩德寺的泉水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山水的喜爱和留恋之情。"暂来不宿归州去,应被山呼作俗人"则透露出诗人虽然只是短暂停留,但心中已将此地视为家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白居易的诗风——平实而不失情趣。通过这短小的绝句,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诗人对那片山水之美的赞叹,以及他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满足。这正是白居易擅长的生活化、民间化诗风所在,让人读后感到亲切和安慰。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朝代: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生辰:772年-846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猜你喜欢

山村独酌

腰剑如今不换牛,固应万事一时休。

孤舟惯作潇湘梦,骏马宁思鄠杜游。

毁誉要须千载定,功名已向隔生求。

石帆山下秋风晚,买酒看云自献酬。

(0)

乞奉祠未报食且不继

富贵常求系日绳,阨穷却羡弃家僧。

强颜始觉贫为害,对镜方嗟老可憎。

出户风霜欺短褐,读书父子共昏灯。

圣师梦奠二千载,一卷遗言终可凭。

(0)

一室

九万笑鹏抟,幽居一室宽。

雨声便早睡,酒力压新寒。

懒觉闲多味,衰知死有端。

此生吾自断,不必梦邯郸。

(0)

夏日十二首·其七

斮取溪藤便作香,炼成崖蜜旋煎汤。

萧然巾履茅堂上,不畏人间夏日长。

(0)

鲜欢吟

生不争名与争利,夫君何故鲜欢意。

以道自重固有之,非理相干是无谓。

白日升天恐虚传,金貂换酒何曾醉。

谁云忧挠大于山,亦是人间常式事。

(0)

浮生吟

浮生晓露边,且喜又添年。

动悔须有悔,求全未必全。

处人心上事,道物性中言。

寰宇虽然广,其谁曰不然。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