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肴》
《三肴》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肴]韵

孤山空自放,岂问岁寒交。

但得香在石,何妨露满梢。

叶凋深见月,鸟过不栖巢。

最是幽人意,谁当共结茅。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孤山之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以及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首联“孤山空自放,岂问岁寒交”,以孤山自放的姿态开篇,暗示了山的独立与自由,同时也引出了对季节变换中友情的思考。这里的“岁寒交”借用了“岁寒三友”的典故,暗指在严冬时节仍能保持友谊的人,但诗人却以“空自放”回应,似乎在说,山并不在意这些世俗的交往,它更关注的是自身的存在与自然的和谐。

颔联“但得香在石,何妨露满梢”,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自然与内在精神的联系。诗人认为,只要内心拥有香气(象征着高尚的品质或美好的情感),那么即使外界环境再恶劣(如露水满枝头),也无妨。这里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内在精神相融合,表达了诗人对纯净、高洁品质的追求。

颈联“叶凋深见月,鸟过不栖巢”,描绘了一幅夜晚山林的静谧景象。随着树叶的凋零,月光得以更加清晰地照耀大地,鸟儿飞过却不留痕迹,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之中。这一联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然。

尾联“最是幽人意,谁当共结茅”,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知音的渴望。在这里,“幽人”不仅指诗人自己,也代表了一种远离尘嚣、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谁当共结茅”则表达了诗人希望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在山中建屋,共享这份宁静与自由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孤山、月夜、落叶、鸟鸣等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内心情感的细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高洁品质的追求、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君子行

呜呼大圣人,世或见疑猜。

周公被流言,仲尼困桓魋。

贤材实累身,忠信为祸媒。

苍蝇点白璧,蚊蚋嘘风雷。

麒麟匿郊薮,朱凤成摧颓。

仰天再叹息,沈忧热中怀。

扰扰蜗角争,忉怛劳形骸。

千秋万世后,愚智同尘埃。

(0)

还峰卷为宋太守德完题

群山高不极,回合越西城。

秋入云根净,霜归石耳清。

望中分树色,空外落泉声。

地接天台胜,人含太古情。

林间孙绰赋,谷口子真耕。处处烟霞动,时时?鹤鸣。

几年守真素,一出见平生。

莫遣山灵诮,应高黄霸名。

(0)

夹山寺

黎河路转入烟霞,为访连峰衲子家。

万古山灵开白马,三秋石窟闭青蛇。

昙云不作空中雨,祇树还生象外花。

欲共虚堂留此夜,灯前仍复演三车。

(0)

冬夜同徐比部子与吴舍人明可听张肖甫鼓琴得声字

夜过成都客,风流羡长卿。

壶觞移烛影,山水入琴声。

庭敞风初断,天寒月更明。

他时轩冕会,应记薜萝情。

(0)

赠平乡赵隐君

风霾起薄暮,有客叹归欤。

白首犹怀刺,青山且著书。

故乡春树外,别馆夜钟馀。

不见磻溪叟,终然载后车。

(0)

陶渊明图为杨考功虚卿题

异代知心不识面,年书甲子甘贫贱。

孤云横天高莫攀,白石在水清自见。

徵君殁后柴桑空,千古犹存五柳传。

彤庭九锡加寄奴,典午山河王气变。

南国从教麟凤归,中原不息龙蛇战。

彭泽县前江水流,当年心事同悠悠。

解印那堪白日晚,还家不负黄花秋。

吏人送酒方适意,惠远更教莲社醉。

中怀久矣齐死生,一卧茫然失天地。

醒来兴感岁欲残,金陵怅望空龙蟠。

独赋荆卿聊寄意,风吹落木江声寒。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